电池
-
谢科予/沈超EnSM:有利的表面工程实现稳定的高能量密度单晶正极
单晶富镍正极活性材料(CAMs)被认为是具有良好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s)的候选材料,因为它们的无晶界特性有效地缓解了多晶对应材料中晶间微裂缝的结构退化。…
-
陈人杰/李丽NML:通过增加成核过电位实现高可逆的锌金属负极
枝晶的形成严重影响了锌离子电池(ZIBs)的进一步发展。增加成核过电位对实现金属离子的均匀沉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据悉,这一策略还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足够重视。 图1 过电位对…
-
电池顶刊集锦:孙学良、孟颖、陈忠伟、范红金、王宇、王振波、宋云、戴胜等成果!
1.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离子交换法助力NCM811稳定界面的构建 优化电解质成分和表面涂层可稳定NCM811正极性能,以产生坚固的CEI。…
-
刘金平教授Angew.:具有界面化学调节功能的聚烯烃基隔膜适用于钾金属电池
因钾金属的电化学电位低且成本低,钾金属电池(KMB)成为高能量密度存储系统的理想选择。然而,KMB的实际应用受到内在活性K负极的影响。 在此,武汉理工大学刘金平教授团队报告了一种通…
-
欧阳晓平/潘勇/潘俊安AM:氟化石墨烯纳米片的表面工程使超快锂/钠/钾一次电池成为可能
氟化碳(CF x)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锂/钠/钾原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理论能量密度。然而,由于高度氟化的CF x中C-F键的强共价性,因此实现高能量和功率密度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
AM:通过热再生电化学循环中的结构振动熵提高低级热量收集的效率
大部分废热能以低品位热量(<100°C)的形式存在,使用传统的能量收集系统很难将其转化为可用能源。热再生电化学循环(TREC)集成了电池和热能收集功能,被认为是低品位热量收集…
-
电池顶刊集锦:支春义、潘洪革、王永刚、郭洪、韦伟峰、何宏艳、霍开富、闫立峰、张朝峰等成果!
1. 三单位EES:临界电流密度超过20 mA/cm2 的10 V级宽温固态电解质 在全固态电池中采用固态电解质是一种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前瞻性技术。然而,差氧化稳定性和枝晶问题严重…
-
北京大学夏定国团队AM:富锂材料新进展!
放电容量超过250 mAh g-1的富锂锰基氧化物材料是下一代高密度锂离子电池的潜在阴极材料。然而,较差的倍率性能和电压衰减问题是该材料目前存在的巨大挑战。传统的提高材料倍率性能的…
-
青大郭向欣AFM:原位转化反应引发亲锂合金@反钙钵矿杂化层和稳定的理/石榴石界面
石榴石型电解质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导率和对锂金属的高(电)化学稳定性,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石榴石中锂枝晶生长甚至渗透的关键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 青岛大学郭向…
-
曾英/舒朝著EnSM:通过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实现界面调节助力无负极锂金属电池
锂电极表面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结构和组成决定了锂金属电池(LMB)中锂的沉积/剥离行为,而这种行为是由电解液中Li+离子的溶剂化结构决定的。 图1. 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表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