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陈人杰/黄永鑫AEM:Co-MOF作为异质结构的优异应力缓冲结构
具有界面效应的异质结构在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动力学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异质结构的应用受到了复杂的合成参数和众多单一成分的阻碍。 图1 NSM复合材料的合成路线示意图 北京理…
-
陈人杰团队Angew.:构建人工离子/电子传导相,稳定锌金属负极!
锌金属由于其高容量和低氧化还原电位,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的负极。不幸的是,枝晶生长和严重的副反应破坏了电极/电解质界面的稳定性,并最终降低了电化学性…
-
闫鹏飞/隋曼龄AFM:层状正极的循环稳定性与表面息息相关
正极表面的高化学和机械稳定性是实现高性能可充电池的先决条件。表面切面是决定表面稳定性和循环性能的表面特性之一,而其潜在的机制仍然难以理解。 图1 观察不同表面上的降解情况 北京工业…
-
刘平ACS Energy Letters:耐200℃的锂硫电池用聚合物正极!
固态锂电池特别适合在高温甚至是超高温(>100℃)下运行。然而,在这些条件下,氧化物正极材料与高导电性的硫化物基电解质是不稳定的,此外元素硫由于其绝缘性能而利用率低。 图1 …
-
莫一非Nature子刊: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锂在固态界面结晶的原子路径
了解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沉积对高能充电电池至关重要,其中固态锂金属电池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是电化学沉积的锂离子如何在与固态电解质(SE)的界面上结晶成金属锂。 图1…
-
ACS Energy Letters:压力对钠金属的沉积形态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钠金属是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钠基电池的最有前景的负极选择之一。但是,目前关于Na 金属的化学机械效应如何影响金属电池的理解有限。 图1 外加外部压力对Na电沉积的影响 爱荷华州立大…
-
熊礼龙/杜显锋EnSM:空间限制生长策略实现超高面容量可充铝电池
提高电极的面负载是提高器件能量密度和促进铝电池商业化的前提。然而,大面积负载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单位面积的铝沉积量,这会加剧枝晶生长,严重影响器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1 传统铝负极的…
-
欧阳楚英/许审镇/戴付志AFM:揭示硅负极(去)锂化过程中相变和结构演化的原子级机制
揭示充电/放电过程中的反应路径和结构演变,对于开发和定制高容量电池的硅负极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电化学循环中涉及到晶体(c-)和非晶体(a-)相之间的复杂相变,仍然缺乏对机械的理解。…
-
支春义教授,重磅EES!
成果简介 高可逆性Zn-空气电池(ZABs)在近中性水溶液中可抑制Zn枝晶和碳酸盐的形成,但基于过氧化锌(ZnO2)化学的近中性ZABs(记为NNZABs)由于空气循环要求和Swa…
-
李宝华/王贤树AM:定制三齿配位溶剂化鞘,实现高稳定锂金属电池
通过溶剂分子设计来优化电解液已被认为是稳定锂金属电池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Li+与溶剂分子的配位模式很少被考虑。 图1 电解液设计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李宝华、昆明理工大学王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