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西南科大/北科/阿德莱德Small:钼原子协调工程用于二硫化钒高效储锂
二硫化钒(VS2)因具有丰富的来源、优良的电子传导性能和独特的二维(2D)层状结构,已被广泛用于电化学储能研究。此外,与金属氧化物中的M–O键相比,VS2中的V–S键较弱,更有利于…
-
王成亮/马晶AFM:一种与水溶性粘结剂兼容的新型高性能有机负极
有机电极材料已经引起了钾离子电池(PIBs)的极大关注。然而,高性能的负极材料却鲜有报道。 图1 材料制备及表征 华中科技大学王成亮、南京大学马晶等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六氮杂苯钾羧酸盐…
-
彭慧胜/孙浩Angew.:基于超薄可呼吸界面层的无负极锂金属电池
锂金属由于理论比容量高(3860 mAh g-1)和氧化还原电位低(与标准氢电极相比-3.04 V)被认为是“圣杯”负极。然而,过量锂金属的使用导致严重的安全性和加工复杂性,阻碍了…
-
电池顶刊集锦:胡勇胜、黄云辉、张锁江、黄佳琦、晁栋梁、于乐、张宁、杨树斌等成果
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揭开锂和钠与干燥空气的反应之谜 锂、钠两种碱金属均有形成氧化物的高度倾向。由于尺寸较大,Na…
-
樊慧庆/马龙涛NML:铁单原子催化剂助力水系锌电池5万次循环!
由于锌负极、碘正极和水系电解质的低成本和本征安全性,可充水系锌-碘电池(ZnǀI2)一直是有希望的储能技术。然而,一方面,电化学惰性宿主的低比例利用会导致可溶性多碘化物的严重穿梭、…
-
何向明/王莉AFM:通过操纵离子传输和界面稳定性实现稳定的锂金属电池
锂金属电池(LMBs)作为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下一代储能装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锂金属负极(LMAs)朝向电解液的表面,锂沉积总是与界面反应竞争。这使得界面反应在锂沉积层的正后方产生阴…
-
毛秉伟/谷宇JACS:形态决定Li2O2分解高效反应点的机制
在追求高可逆的锂氧(Li-O2)电池的过程中,控制反应位点以保持O2和Li2O2在正极侧的稳定转化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充电过程中涉及反应点的机制仍然难以捉摸,这反过来又对识别过电…
-
支春义教授,最新Nature子刊!
阻碍锌金属电池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是来自锌金属负极和正极的矛盾需求。在负极方面,水会诱发严重的腐蚀和枝晶的生长,明显地抑制了锌沉积/剥离的可逆性。在正极一侧,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许多…
-
温大/武大/伍伦贡大学AFM:用于快充钠离子电池的锌取代铁基PBA正极
铁基普鲁士蓝类似物(Fe-PBAs)由于其高理论容量、低成本和简便的合成方法而被广泛研究作为可充电钠离子电池的有前途正极材料。然而,由于在过量钠离子存储过程中结晶度低和不可逆相变,…
-
北工大尉海军AFM:用于高稳定锂离子电池的梯度“单晶”富锂正极材料
具有“单晶”特性的富锂层状氧化物(SC-LLO)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的高能正极材料之一,由于其内部边界减小且机械稳定性增强,可有效抑制副反应和裂纹。然而,对于具有多种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