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AEM:高能重离子工程实现低迂曲度高孔隙率三维金属长寿命锂负极
锂金属负极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低电化学氧化还原电位,是新一代储能电池最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锂负极中缓慢的离子扩散和不均匀的电场阻碍了其高倍率性能和深容量的长寿命性能。 在此,中国科…
-
张宁教授团队Angew.:疏水性和快速Zn2+导电无机中间相的原位整合稳定锌金属负极
枝晶生长和水侵蚀导致的锌负极不可逆问题严重阻碍了可充电水系锌电池的商业化。 在此,河北大学张宁教授团队通过快速室温湿化学方法将疏水且快速导电的六氰基铁酸锌(HB-ZnHCF)界面层…
-
黄佳琦/张学强EnSM:调节锂金属电池中的聚合物-溶剂相互作用实现氟化固体电解质界面
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正在深入研究和开发中,其中金属锂电池是一个有前途的电池系统,其能量密度超过400Wh kg −1。不幸的是,高活性的金属锂很容易与液体电解质发生反应,并形成不稳定的…
-
胡勇胜/陆雅翔/肖睿娟/黄建宇JACS:揭开锂和钠与干燥空气的反应之谜
锂、钠两种碱金属均有形成氧化物的高度倾向。由于尺寸较大,Na拥有较低的电离能,但反过来, Li的尺寸较小,导致Li2O的晶格能较高(与Na2O相比),使Li的氧化在热力学上更有利。…
-
电池顶刊速递:孙世刚、潘锋、黄云辉、郭再萍、罗加严、孙浩、付超鹏等成果
1.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揭示原子迁移能力对钠离子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 在钠离子电池(SIBs)中,在过渡金属化合物(TM…
-
张联齐/宋大卫/张洪周AEM:小尺寸单晶正极实现更好的4.5V全固态锂电
NCM811(LiNi0.8Co0.1Mn0.1O2)的机械损伤、严重的界面副反应以及正极与固态电解质(SE)的物理接触失效是其在全固态电池(ASSLB)中实现高电压稳定性的主要障…
-
崔光磊/张增奇/刘涛EnSM:削弱溶剂极性实现无穿梭效应和宽温锂电池
锂-有机电池具有无过渡金属正极、资源可持续性和低成本的特点,显示出成为严重依赖稀缺自然资源的锂离子电池替代品的巨大潜力。 然而,锂-有机电池受到穿梭效应和不稳定的锂金属负极的困扰,…
-
侴术雷/李林/张朝峰AFM:阴离子受体削弱ClO4−溶剂化实现60℃钠电池
具有宽工作温度的钠离子电池(SIBs)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系统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在高温下工作的SIB会加剧电解液的分解,出现不稳定的正极-电解质间相(CEI),从而导致容量迅速下…
-
孟颖/卢锡洪,重磅Joule!
水系酸性电池(AABs)是应对电池多样性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它为可再生能源存储提供了所需的安全、成本、环境友好和高功率。然而,由于金属负极材料的不足,低电压和能量密度给实际应用带…
-
谷猛&祝远民&杨旭明EnSM:原子级研究工业LCO高压正极裂纹产生机制
成果展示 在提高截止电压增加能量密度时,LiCoO2在高电压下的结构稳定性尤为重要。我们利用原子尺度差分相位衬度-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成像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