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刘彬/鲍骏/曾杰ACS Catalysis:Cu@NH2高效电化学还原CO生成乙酸
从二氧化碳(CO2)或一氧化碳(CO)中电合成有价值的化学品,为储存可再生电力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策略,同时减少碳排放。然而,该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待显著提高,且反应的确切机理尚不…
-
胡军/龚学庆Nature子刊:Ni-CaO催化剂上CO2捕获与原位转化协同作用
集成式CO2捕获和转化(iCCC)技术是一种有希望且低成本的碳中和方法,但对于吸附和原位催化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缺乏共识,阻碍了其发展。 基于此,华东理工大学胡军教授和龚学庆教授(共…
-
AM:电子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提高催化剂的碱性析氢性能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驱动下,电化学水分解技术为解决不可再生化石资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提供了一种可行且经济的方法。设计用于析氢反应(HER)阴极的催化剂是主要关注领域之一,因…
-
李贵生/范金辰/闵宇霖AFM:Mo-ZIS@NTO高效可见光催化HER
设计和开发用于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可见光响应材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有效且有前景的方法。 基于此,上海理工大学李贵生教授和范金辰教授、上海电力大学闵宇霖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
-
马新宾/王勇Nature子刊:连续加氢过程中Cu簇的可扩展合成
对比Cu纳米颗粒和单原子,只含有少量原子的亚纳米Cu簇表现出独特的催化行为。然而,由于Cu物种的高迁移率,可扩展合成稳定的Cu簇仍是一个主要挑战。 基于此,天津大学马新宾教授和美国…
-
哈工大Small:空心微球组成碳纳米片!富含活性Fe-N4O1的催化剂实现高效氧还原!
锌-空气电池(ZABs)作为先进的能量转换和储能器件,因其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安全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空气阴极发生复杂的多电子和多相转移过程,导致氧还…
-
李映伟/陈立宇AM:FE近100%!ZnN4S1/P-HC助力电催化CO2还原
调节活性中心的电子结构以有效的提高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内在活性,但实现精确调控仍具有挑战性。 基于此,华南理工大学李映伟教授和陈立宇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协同近…
-
周勇/熊宇杰/王金兰Nature子刊:Cu-Ti-VO/Ti0.91O2-SL光催化CO2制丙烷
由于形成多个C-C键的能量和力学挑战,CO2光化学转化为高价值的C2+产物很难实现。 基于此,南京大学周勇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教授和东南大学王金兰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
-
北化所/山大Nano Lett.:完全分散的IrOx原子团簇使赤铁矿在酸性环境中展现出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能
光电化学(PEC)全解水被认为是收集太阳能和制备氢气的理想技术。迄今为止,虽然碱性环境下的全水解是应用最广泛的产氢方法,具有稳定性高、设备成本低等优点,但其产氢速率比在酸性介质中的…
-
李煜璟/黄勃龙EES:Fe-Co双原子催化剂助力OER
钴(Co)基单原子催化剂是析氧反应(OER)的可能候选催化剂,但在有限的优化空间中,仅使用Co金属位点进一步提高性能仍具有挑战性。 基于此,北京理工大学李煜璟研究员和香港理工大学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