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中南潘安强/方国赵ACS Energy Letters: 高缠连水凝胶通过界面限域效应实现稳定的锌金属电池
水凝胶电解质有望用于稳定的锌金属电池;然而,开发一种平衡机械性能、离子导电性和界面稳定性的水凝胶电解质是极具挑战性的。 在此,中南大学潘安强、方国赵等人报告了一种高度缠连的水凝胶电…
-
西工大马越ACS Nano:多功能健康监测电子设备的水凝胶电解质用于柔性锌离子电池
大多数柔性传感器依赖于复杂的电路设计和外部电源,从而限制了智能电子的集成度和小型化。因此,环境适应性电池的结构设计是制备能够进行时间分辨、长期信号监测的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基础。 在此…
-
河北大学AFM:乙酰胺添加剂实现深循环锌电池中的高度致密锌金属负极和宽温水系电解质
可充电锌(Zn)水系电池是大规模储能的理想候选电池,但其非致密和枝状锌沉积、水引起的副反应以及狭窄的工作温度范围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河北大学张宁团队通过在水系电解质中引入…
-
江汉大学王德宇Angew:FSI⁻通过原位构建实现自修复SEI
锂金属负极上的固体电解质相(SEI)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破裂并发生重构,从而导致锂金属电池衰减加速。值得注意的是,具有自修复特性的 SEI有助于稳定锂/电解质界面。然而,将修复剂均匀…
-
Nature:配体通道实现超快锂离子传导
电动汽车和航空用锂离子电池(LIBs)要求能量密度高、充电快和工作温度范围宽。因此,研究要求电解质需同时具有高离子电导率、低溶剂化能和低熔点,并形成阴离子衍生的无机界面相。 在此,…
-
北理白莹/吴川EES:硬碳的局部结构实现钠离子电池的钠离子扩散行为
阐明硬碳的微观结构对于揭示其储钠机制和开发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至关重要。目前,尽管已经提出了各种硬碳模型的钠存储机制,但仍存在争议。 在此,北京理工大学白莹、吴川等人在非晶合金…
-
电池顶刊集锦:陆俊、余桂华、侴术雷、庞欢、吴敬一、张凯、徐茂文、魏军、刘兴泉等成果!
1. Nature Sustainability:用于钠离子电池的快充高电压层状阴极 钠离子电池不仅由于与锂相比钠的丰度更高而在电网规模的储能方面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而且由于其固有的…
-
哈佛李鑫AM:固态电池装置的快速动力学设计
固态电池技术为设计电池设备的新结构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将大粒径的正极材料与小粒径的固体电解质材料混合已被用来增加厚正极层中的离子渗透,从而在低倍率下获得高容量。此外,采用多电解质层配…
-
广工大黄少铭/李娜AFM:高含量碳层限域小分子/共价硫正极实现钙-硫电池的长寿命
钙硫(Ca-S)电池是大规模储能系统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由于其缺乏有效的硫正极以及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不相容性,导致不可逆的硫转化、低效的钙沉积/剥离,因此长寿命室温 Ca-S 电…
-
复旦余学斌JACS:高可逆水系铝金属电池的溶剂化结构调控
铝金属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极高的理论容量(8056 mAh cm-3)而被认为是水系电池的理想电极材料。然而,由于铝和 H2O 在传统水系电解质中产生的一系列副反应,包括水分解、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