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李先锋/张长昆/傅杰EES:面向千瓦级有机液流电池的亚甲基蓝正极电解液
液流电池(FBs)是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和长期储能的最佳选择之一。利用有机分子作为氧化还原物质的水系有机液流电池(AOFB)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元素丰度和可定制性,从而使潜在的…
-
孟颖教授团队,最新AEM!
成果展示 尖晶石型LiNi0.5Mn1.5O4(LNMO)是一种最有前途的5 V级锂离子电池(LIBs)正极材料,可实现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然而,在液态电解质电池中,高电压会通过碳…
-
黄锋林Small:无粘结剂Janus隔膜同时增强锂金属负极和硫正极!
探索一种可扩展的策略来制备多功能隔膜,对于克服锂硫电池(LSBs)中锂多硫化物(LiPSs)和锂枝晶生长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江南大学黄锋林等通过界面工程构建了一个无粘结剂的Jan…
-
邱学青/杨东杰AFM:耦合石墨烯纳米域、氮掺杂和结构工程获得表面主导储钠碳负极
钠离子电池用高性能碳负极的发展受到动力学迟缓和结构不稳定的限制。扩大层间间距、氮掺杂和介孔结构工程已成为克服这些挑战有希望的策略。但同时实现石墨烯纳米域的构建、高效的氮掺杂和合理的…
-
周豪慎/乔羽ACS Energy Lett.:高稳定锂基层状氧化物,每圈衰减0.019%/1000圈!
富锂层状氧化物由于结合了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氧化还原活性,是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有前景的正极候选材料。然而,严重的晶格氧损失不可避免地诱发过渡金属(TM)和锂层中不可逆的锂迁移,这降低…
-
宋维力Angew:探究NCM单颗粒的电化学动力学与多孔电极的关系
为了剖析电极尺度上的性能限制因素,需要直接表征微尺度的单颗粒。 北京理工大学宋维力等建立了一个单颗粒电化学装置,并开发了一个基于物理学的模型,从电化学阻抗测试中提取固相扩散系数(D…
-
清华大学李亮亮:最新AM!
具有大离子电导率、高离子迁移数和与电极良好界面相容性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是固态电池非常需要的。然而,在传统双离子聚合物导体中发生的不需要的极化和副反应阻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 清华大学…
-
ACS Nano:一维多孔锂约束宿主,锂金属电池稳定循环1000次!
锂约束核壳宿主已被广泛研究,因为它们可通过降低有效电流密度和在连续循环期间将锂储存在核心空间内,来缓解锂枝晶的生长和体积变化。但由于碳壳阻碍了锂离子的运动,尤其是在较高的电流密度和…
-
潘锋/宣晋等AFM: 仿生脂质双层负极保护层实现长寿命水系锌金属电池
锌是一种有吸引力的负极材料,因为它的丰度相对较高且成本较低。此外,它的二价性和高密度提供了5854 mAh cm-3的高理论体积容量。然而,枝晶生长阻碍了可充电水系锌电池的实际应用…
-
陈重学/曹余良Nano Energy:低应变正极的稳定“摇椅式”锌离子电池!
水系锌金属电池得益于高体积能量密度和丰富的锌金属,但却遭受着不可控制的枝晶、钝化和腐蚀,这严重阻碍了其发展。开发含锌正极与无锌负极耦合是克服上述挑战的有效方法,然而,这种能够提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