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吴忠帅ACS Energy Lett.: 面向智能数字化时代的微尺度电化学储能装置
随着以5G和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时代不断进步,微型电子终端将进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这对微尺度电化学储能装置(MEESDs)提出了全方位的数字化要求,包括可定制和精确的描述…
-
杨阳/单晓楠AEM: 局部电化学环境对电极反应动力学和枝晶最小化的影响
不可控的枝晶生长与不均匀的反应环境密切相关,包括局部离子浓度和电流密度、电势分布和表面扩散系数。然而,目前仍缺乏探测局部电化学环境(LEE)的理解和分析方法。 在此,美国休斯顿大学…
-
陆俊/张会刚/李爱东等Nano Lett.: 原位形成多环芳烃作为锂金属负极的人工杂化层
由于最高容量(3860 mAh g-1)和最低还原电位(-3.04 V ),锂金属负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不均匀的锂沉积导致枝晶和低库仑效率(CE),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
-
华理王庚超ACS Nano: 离子传输路径重排实现高室温离子电导率的固态电解质
聚环氧乙烷(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的室温离子电导率(RTσ)低,严重限制了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通过增强纳米填料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变Li+的局部环境,激活聚合物…
-
复旦沈剑锋/叶明新EnSM:25000次循环的高倍率和长寿命锌离子电池!
钒氧化物由于其高电化学性能而成为有前景的锌离子电池(ZIBs)正极材料。然而,其低电导率仍然是进一步利用的主要障碍。即使是传统导电基材的引入也无法在循环过程中保持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
-
湖大鲁兵安Nat. Sustain.:水系钾离子电池无衰减循环130000次!
尽管锂离子电池仍然主导着储能应用,但水系钾离子电池由于在成本和安全性方面的综合优势,已成为一种补充技术。然而,实现它们的全部潜力并非没有挑战。其中在正极材料的有限选择中,更可持续的…
-
吴川/Kisuk Kang最新AM:全面回顾可充水系锌电池的非电极组件
可充水系锌电池(AZBs)由于其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是大规模电能存储有前景的选择之一。在过去的十年中,AZBs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不仅是在电极材料领域,而且在对非电极成分…
-
北化邵明飞等Nano Energy:构建无枝晶锂/钠/钾/锌金属负极的通用策略
有效抑制金属负极(如锂、钠、钾和锌)的枝晶生长已成为金属基电池的共识。然而,对于伴随着不同化学环境(例如溶剂效应、电负性和离子半径)的不同金属电池,开发一种通用的方法来构建无枝晶金…
-
上大施思齐NSR:能量密度达554.3Wh/kg,全固态电池的插层无锂正极!
将无锂过渡金属正极(MX)与锂金属负极配对是克服当前可充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限制的一个新兴趋势。然而,由于长期被忽视的电压调整/相位稳定性竞争,实用的无锂MX正极的开发受到现有的低电…
-
Nature Energy:导电聚合物中形成分层有序结构,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导电聚合物在能源转换和存储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导电聚合物的传统设计中,有机功能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合成方法引入的,以通过对单个聚合物的改性来增强特定的性能。不幸的是,官能团的加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