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电极材料研究领军人物!南开大学陈军院士团队2022年成果精选!
人物简介 陈军,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1989 年和 1992 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并于 1992 年留校工作。1996 年 至 19…
-
朱智强/肖金EnSM:具有羧基功能化孔道的MOFs作为高可逆锌负极的多功能离子传导界面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环境友好、高安全性和理论容量高等优势,成为当下最有前景的储能体系之一。然而,由于锌金属存在严重副反应以及锌枝晶不可控生长等问题导致锌负极的循环寿命短和库仑效率(C…
-
陶新永/刘育京Small:高热稳定性界面提高金属锂电池高温寿命
锂金属负极因其具有比容量大、氧化还原电位低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耐热性较差,在高温的苛刻条件下,锂金属电池的循环性能普遍恶化。 在此,浙…
-
电池顶刊集锦:Angew、AEM、Small、ACS Energy Letters、ACS Nano等成果精选!
1. Angew:不易燃电解液实现高压、宽温锂离子电池快充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LIBs)的性能,电解液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传统电解液的可燃性和高反应性限制着LIBs在高电…
-
冯新亮院士等人,最新JACS!
成果简介 导电配位聚合物和金属-有机框架作为具有吸引力的新兴电子活性材料,然而开发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半导体配位聚合物仍然是一个主要挑战,迫切需要合理设计具有所需电子结构的配体和拓…
-
电池顶刊集锦:陆盈盈、尉海军、马建民、谢科予、张宁、施思齐、孙晓明、许海军等成果!
1. 施思齐NSR:能量密度达554.3Wh/kg,全固态电池的插层无锂正极! 将无锂过渡金属正极(MX)与锂金属负极配对是克服当前可充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限制的一个新兴趋势。然而,…
-
尉海军/郭红霞/唐明学JACS:高离子导电性分子自组装醚基聚轮烷固态电解质
聚环氧乙烷作为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潜在隔膜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它的应用受到了低离子传导性和室温下狭窄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4.0 V vs Li/Li+)的显著限制。 图1. C…
-
北航宫勇吉AM:面向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超光滑致密锂沉积
具有稳定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和无枝晶形成的锂金属电池(LMBs)在下一代储能装置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图1. Cu2S NS@Cu箔的制备和表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宫勇吉等提出了一…
-
Angew.:评估和改善具有高压正极的PEO基固态电池的稳定性
采用高压正极活性材料(CAMs)的固态电池(SSBs),如LiNi1-x-yCoxMnyO2(NCM)和聚环氧乙烷(PEO),会出现与”噪音电压”有关的电池…
-
滑铁卢大学EES:界面氧化还原介质用于高性能全固态Li2S电池
基于硫化锂正极的全固态Li-S电池因其既可以提供超过锂离子电池的高理论能量密度又可以设计“无负极”电池,在下一代储能候选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固态Li2S正极动力学受到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