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长春应化所张新波课题组AM:氢键辅助非质子Li-O2电池液相放电
成果简介 Li-O2电池由于其具有超高比能量密度(3460 Wh kg-1)而在近几十年吸引了大量科学家的关注,然而常规的表面放电路径容易钝化空气正极,最终使Li-O2电池呈现出低…
-
Mater. Today: 用于钾离子电池的聚阴离子电极材料进展、挑战及应用前景
由于在循环性能、离子电导率和工作电压方面的独特优势,聚阴离子化合物是一种用于钾离子电池(KIBs)的可行电极材料。同时,K+的尺寸对聚阴离子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必须能承受K+嵌…
-
解晶莹/沈炎宾Nano Energy:双添加剂碳酸酯电解液助力4.4V锂金属电池
氟代碳酸乙烯酯(FEC)被广泛认为是与商用碳酸酯基电解液偶联的有效助溶剂,可实现稳定的高压锂金属电池(LMBs)。然而,FEC在微量水存在下会LiPF6盐的分解产物(PF5)发生反…
-
华科最新Nature Energy:醇换水,新离聚物!全印刷OSCs实现高PCE和稳定性
成果简介 通过全涂层构建高效、稳定的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 OSCs)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策略。聚(3, 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
-
郭再萍/蔡琼Science子刊: 极端温度下锌金属电池电解液的原理和未来展望
近年来新兴的可充电锌金属电池(ZMB)在极端温度下的性能备受关注,但大多数电解液研究并未提供完整的物理特性或实际测试方案,因此难以评估其真实性能。此外,目前缺乏对电解液设计原则和适…
-
中科院化学所/北理InfoMat: 普鲁士蓝材料—揭示可充电电池的新机遇
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长循环稳定性和可承受价格的可充电电池的迫切需求激发了对新型正极材料的研究兴趣。鉴于常规正极主体氧化物和聚阴离子化合物遇到的许多问题,普鲁士蓝化合物的开…
-
首尔国立大学AEM: 从38种元素中逐步筛选高镍层状氧化物正极的掺杂剂
NCM基锂层状氧化物已成为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中普遍使用的正极材料。通过系统地增加镍含量可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却通常会导致较差的循环稳定性,这主要是化学机械降解(晶间微裂纹)、氧气逸…
-
陈维/胡汉林AEM: 基于水包溶剂电解液的高压稳定水系Mg-MnO2电池
利用二价Mg2+作为电荷载体的镁电池由于其在低成本、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的独特性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由于在Mg负极上积累钝化层而导致的短循环寿命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在此,…
-
吴超/文燎勇EnSM: 双电解质设计实现稳定的高电压输出钠金属电池
钠比锂具有资源丰富和成本低廉两大优势,这使得钠金属电池(SMB)成为大规模储能系统极具竞争力的候选者。然而,其应用受到电解液与钠之间的副反应及枝晶生长等挑战的阻碍。 在此,澳大利亚…
-
张新波Small: 一石三鸟!高性能固态锂氧电池的一体化正极-电解质结构
构建固态锂氧电池(SSLOB)有望解决具有挥发性和易燃有机液体电解质的锂氧电池(LOB)面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瓶颈。然而,由于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差、界面电阻大及正极的反应位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