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吴川/白莹/王欣然AEM:史上最薄固态电解质,8.5µm依旧刚柔并济!
研究背景 全固态锂电池(ASSLB)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系统,由于不易燃和避免有机电解液的使用,它弥合了高能量密度和电池安全之间的差距。在这方面,NASICON型Li1.5Al0.5…
-
黄云辉/罗巍Chem: 分子自组装策略提高混合电池固液电解质界面稳定性
固态电池可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然而由于与电极的不良接触,陶瓷基固态电解质(CSSE)的使用会导致较大的界面电阻,通常添加少量有机液体电解质(LE)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LE中…
-
谢国强/邱华军Small: 高强度增韧Zn-Li-Mn合金作为长寿命/无枝晶锌负极
近年来,基于水系电解液的锌离子电池(ZIBs)因其高安全性、低成本和高比容量而备受关注。然而,循环过程中锌负极上枝晶的形成和副反应抑制了其应用。 在此,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谢国强…
-
李凡星EES: 机器学习+DFT高通量筛选用于化学循环的钙钛矿氧化物
化学循环(CL)代表了一种通用的、新兴的可持续化学和能源转换策略。由于不同应用对热力学性能的要求不同,设计具有合适氧化还原性能的金属氧化物氧载体仍然是CL面临的最关键挑战之一。氧载…
-
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招聘锂电方向教学科研岗博士
课题组简介: 负责人:倪世兵教授,湖北省杰青,省贴专家,青年长江、国家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新加坡-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促进协会会员,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校青年拔尖人才(第一层次…
-
宫勇吉/杨树斌/张晓琨AEM:MXene纳米片阵列实现高倍率锂金属负极
锂金属由于其高理论容量和低还原电位被认为是最佳的负极材料之一。然而,其实际应用受到锂金属枝晶生长不均匀的限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宫勇吉、杨树斌、电子科技大学张晓琨等采用简单的冰模板…
-
武大彭创Small:两性聚合物粘结剂助力实用锂硫电池
在高硫负载和贫电解液条件下实现高效和持久的电荷存储仍然是锂硫电池技术真正展示其商业可行性的首要挑战。 武汉大学彭创等报道了一种两性聚合物粘结剂,其带负电荷和带正电荷的部分允许通过多…
-
AFM:协同策略!同时缓解锂枝晶生长和体积变化的石墨烯主体
锂金属被认为是高能锂电池最具吸引力的负极材料。然而,锂枝晶的不可控生长和锂沉积/剥离过程中严重的体积变化阻碍了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 韩国延世大学Kwang-Bum Kim等开发了…
-
EnSM:快速离子传输中间层助力固态锂金属电池
由于安全和高能量密度,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s)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特别是利用高镍层状正极LiNi0.8Co0.15Al0.05O2(NCA)与固态聚合物基电解质(SPE)耦…
-
EnSM:锂硫电池的革命-采用碳酸酯基电解液
Li-S电池由于具有超高的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尽管在提高这些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一个重大挑战却被忽视了。Li-S电池中常用的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