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IF=54.564!Chem. Soc. Rev.综述: 基于机器学习理解、发现和合成二维材料
机器学习(ML)正成为研究二维(2D)材料的有效工具。将计算或实验材料数据作为输入,ML算法可预测尚未发现的2D材料的结构、电子、机械和化学特性。这种预测扩展了对如何合成2D材料并…
-
Arumugam团队AM:提升COF基固态电解质100倍离子导电性!
具有高Li+电导率、柔韧性、耐用性和稳定性的固态电解质为提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然而,满足这些严格的要求对现有的固态聚合物或陶瓷电解质提出了挑战。 德克萨…
-
顶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今年第5篇Nature!
截止2022年4月14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2022年Nature已发表相关文章(Research)4篇,此篇为第5篇,依次为: 多结太阳能电池,可以克服单结器件的基本效率限制。金…
-
曹安民/袁荣忠Small Methods:4.6V高压LiCoO2正极的回顾与展望
层状LiCoO2(LCO)是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便携式电子产品最重要的正极之一。不断推动提高LCO的截止电压可实现更高的容量,例如,4.6 V时的容量为220 mAh g-1,而4.…
-
西交柳永宁/刘艳Small:基于氮/氧双掺杂蜂窝碳的高效硫主体
锂硫(Li-S)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受到穿梭/膨胀效应的影响。足够的硫储存空间、多硫化物的局部固定和出色的导电性对于稳健的正极主体至关重要。 西安交通大学柳永宁、刘艳等提出…
-
周德重/唐伟/彭成信AFM: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助力钠金属电池1000次循环!
在恶劣温度下工作的快充和高能量密度固态钠金属电池(SMBs)是迫切需要最先进的二次电池。然而,不良的界面接触和受温度限制的离子电导率仍然阻碍了SMBs的真正商业化。通过原位互锁界面…
-
黄云辉/袁利霞/许恒辉AM:构建实用的锂离子电池高压正极材料
长期以来,开发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s)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一直是全球当务之急。提高LIBs能量密度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是提高输出电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极材料…
-
周豪慎Science子刊:固态锂硫电池,铝合金负极或许是最佳选择
成果简介 研究表明,固态电解质与锂负极的不相容性阻碍了固态电池的实际应用。在此,基于具有适当电位、高容量和导电性的金属铝能够与锂自发形成Li-Al合金的优点,南京大学周豪慎教授和何…
-
李会巧Nano Lett.: 仅需20分钟,即可获得厚度小于15 μm的清洁Li箔!
金属锂因其最高的能量密度而被认为是锂基电池的终极负极材料。然而,商用金属锂箔作为负极来说太厚,很难与全电池中的普通正极平衡其过高的面积容量。 为此,华中科技大学李会巧教授等人提出了…
-
湖大马建民AEM: 调节电解液添加剂诱导富含Li2CO3/LiF的异质结构SEI
由于高理论容量和低氧化还原电位,锂金属被认为是可充电锂金属电池(LMB)负极的“圣杯”。然而,锂负极和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及枝晶生长阻碍了其应用。因此,非常需要高质量的SEI,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