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理化所/港大AFM:石墨炔作为电子调节剂促进己二酸的电化学合成
己二酸(AA)是尼龙聚合物的重要原料,工业上通过环己酮/环己醇混合物(KA油)的热氧化生产。然而,该过程消耗大量腐蚀性硝酸作为氧化剂,同时排放消耗臭氧层的温室气体N2O。 基于此,…
-
赵震/韦岳长/于晓琳/刘晰Nature子刊:CeO2上锚定单活性中心Ru,高效催化烟尘氧化
汽车尾气中的碳颗粒(主要含有烟尘)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导致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采用了颗粒过滤器和氧化催化剂相结合的催化后处理技术。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
-
一天两篇Nano Letters!南大金钟教授团队致力于CO2还原!
前 言 2023年11月6日,南京大学金钟教授团队在Nano Lett.((IF=10.8)上连续发表了两篇最新成果,分别是“Sandwiched Epitaxy Growth …
-
2023年32篇正刊/子刊!这个团队,再连发Science和Nature Energy!
一、Science:双分子钝化界面助力高效、稳定的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与n-i-p结构相比,倒置(p-i-n)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有望提高运行稳定性,但这些光伏电池往往表…
-
NML: 氮掺杂碳上锚定Mo-Fe原子对,增强电催化CO2还原活性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为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物质和实现碳中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策略。然而,该技术的发展受到高过电位、缓慢的电子转移动力学和催化剂选择性差的限制。C…
-
贾春江/马超/刘锦程Nature子刊:CeO2-x/CoO1-x/Co双界面结构协同作用提高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
催化剂内部的双界面结构能够缓解催化过程中的有害吸附,但其构建策略和机理仍缺乏了解。基于此,山东大学贾春江教授,南开大学刘锦程研究员,湖南大学马超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通过喷雾热解…
-
AEM:通过不对称Fe-Cu双原子构型优化Fe-3d电子离域,实现高效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氧还原性能
精确设计不对称双原子构型并研究其电子调节效应以提高氧还原反应(ORR)性能对于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非常重要。基于此,北京理工大学王博教授,杨文秀副教授,冯霄教授(共同…
-
催化顶刊集锦:JACS、Nature子刊、Angew、ACS Catalysis、Adv. Sci.等成果
1. JACS: PEC水氧化过程PCET研究,助力揭示光阳极上水的速率规律 在光电化学(PEC)水分解过程中,水氧化半反应是一个典型的质子偶合电子转移反应(PCET),包括四个电…
-
Angew:通过催化C-H活化合成七元环的多芳香烃
研究背景 纳米碳材料,包含了不同于传统六元环的芳香环结构(如五元环、七元环和八元环),展现出多种引人注目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包括但不限于弯曲结构、独特的一维堆积,以及具有潜在前景的…
-
崔屹教授,最新Joule!
材料发射率可以通过定制辐射热交换来提高制冷和供暖系统的能源效率。然而,由于环境温度不均匀,实际节能过程往往面临着挑战,例如建筑墙体在夏季同时面临着寒冷的天空和炎热的地面。因此,匹配…
-
赵玉峰/鲁雄刚AFM:D轨道操纵的Ru纳米团簇在工业级电流密度下的高效整体水分解
由于具有类似Pt的电催化能力和适中的价格,Ru基催化剂被认为是电化学水分解的Pt替代品。然而,它们在工业级电流密度下的催化性能有限。基于此,上海大学赵玉峰教授,鲁雄刚教授(共同通讯…
-
王定胜/苏亚琼/欧阳江Angew:Cu基电催化剂的自适应小分子工程介导CO2选择性还原制乙烯
Cu催化剂上的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在有效地将CO2转化为乙烯(C2H4)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Cu催化剂在CO2RR过程中容易发生结构重建,实现高C2H4选…
-
催化日报||顶刊集锦:Nature子刊/Angew/EES/AM/AFM/NML等成果
1. Nat. Commun.: CeO2上锚定单活性中心Ru,高效催化烟尘氧化 汽车尾气中的碳颗粒(主要含有烟尘)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导致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
-
JMCA综述: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最新进展
前言 1.1 研究背景 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应用在碳中和的能源循环领域至关重要,是实现碳中和、环境净化的一种绿色方法。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HPs)材料具有独特的三维晶体结构、带隙可…
-
陈胜利/吴宇恩Nature子刊:双层微环境在M-N-C催化剂的pH依赖性ORR活性中的作用
电化学中的一个长期难题是,为什么金属-氮-碳催化剂(M-N-C)在从碱性转变为酸性时,通常表现出氧还原活性的急剧下降。基于此,武汉大学陈胜利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宇恩教授(共同通…
-
中山大学NML:Mo-S桥接位点提高量子效率,实现高效光催化CO2还原
光催化二氧化碳(CO2)转化为CH3OH、CH4和其他可用的有机化合物对于绿色和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由于CO2的热力学稳定性,CO2RR往往难以进行,导致光还原过…
-
计算+实验顶刊集锦:俞汉青、刘彬、陈作锋、翁小乐、刘兆清等计算成果
1. Energy Environ. Sci.:单原子串联催化剂助力CO2光还原为乙醇 在人工光合作用中,串联催化已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即通过不同位点的连续步骤促进CO2还原为…
-
鲁启鹏/王安良/夏静AFM:构建非常规面心正交相IrIn2金属间化合物,用于高效电催化水分解
电催化水分解技术可以生产清洁、可再生的氢气,具有解决能源危机的潜力。电催化分解水的效率主要取决于电催化剂对两个半反应的活性,即阴极析氢反应(HER)和阳极析氧反应(OER)。其中,…
-
Nature子刊:揭示氮化碳上Ni单原子位点在高效光催化H2O2反应中的结构演化机制
第一作者:张旭,苏徽 通讯作者:刘庆华,张铁锐,郑坤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 论文DOI:10.1038/s41467-023-4288…
-
这个团队,今年已发8篇Angew!
成果简介 近日,福州大学王心晨教授、阳灿副教授、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徐刚研究员等人报道了一种光化学BiVO4传感材料,它具有大比例的(110)和(011)面以及额外的(111)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