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上大/华盛顿州立EnSM:LLZTO/PEO 复合电解质多功能 Janus 层增强固态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性
柔性复合固体电解质(CSE)由于其易于制造、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高安全性,在高能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在无机填料和聚合物之间实现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仍然具有挑战性,这…
-
广工大AEM:双梯度框架实现无枝晶锂金属负极
由于惰性的锂亲和力和较差的Li +调节能力,金属锂容易沉积在基底材料的顶部,进一步增加了短路的风险。因此,引导锂沉积并调整基材底部的Li +通量是非常必要的。 在此,广州工业大学刘…
-
李洪森/余桂华,最新Angew!
成果简介 锌-二氧化锰(Zn-MnO2)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MnO2在弱酸性水溶液中的储能化学还难以捉摸且有争议。以α-MnO2为例,青岛大学李洪森教授和德…
-
北化工孙晓明/南洋理工范红金EES:富空位Al掺杂MnO2正极平衡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动力学和稳定性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RAZIBs)由于其环境友好、安全性高、成本低,具有大规模储能的潜力。充电/放电动力学和稳定性之间的平衡一直是大多数正极材料的瓶颈,这阻碍了RAZIB的倍率性…
-
南洋理工潘军/山大杨剑AFM:阳离子持久补充激活阴离子释放实现高性能双离子全电池
双离子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最有前途的替代品之一,它在副反应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负极。迄今为止,大多数报告都侧重于减少这些副反应。 在此,南洋理工大学潘军,山东大学杨剑等人以镁为…
-
武科大郑洋/霍开富ACS Nano:磷酸盐电解质实现高压锂金属电池
开发具有卓越稳定性和内在安全性的先进高压锂金属电池(LMB)对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碳酸盐溶剂的易燃性以及商用电解质对高活性锂负极和高压正极的兼容性较差,严重阻碍了其实用…
-
电池顶刊集锦:陈人杰、范红金、周光敏、葛明政、王殿龙、蒋永、唐浩林、程义等成果!
1. 北理陈人杰/黄永鑫Adv. Sci.:利用动力学-机械学耦合的界面工程实现高可逆锌离子电池 由于锌(Zn)金属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导致的枝晶和析氢反应等问题,阻碍了水系锌离子电池…
-
深大张培新/马定涛ACS Energy Letters:微量添加剂实现水系锌金属电池宽温稳定循环
缓慢的传输动力学和不稳定的电极界面热力学是阻碍水系锌金属电池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此,深圳大学张培新,马定涛等人提出了微量添加剂介导的疏水结构编辑的概念,通过添加三官能两性聚(丙烯酸…
-
新大郭继玺EES:三氟乙酰胺电解液添加剂实现高可逆稳定的锌金属负极
由于锌负极固有的副反应和枝晶生长,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在此,新疆大学郭继玺团队通过添加三氟乙酰胺(TFA)创建了一种多功能电解液。TFA的CO基团与Z…
-
福大程年才AFM:局部几何畸变激发锌空电池原子分散的Zn-Nx位点的氧还原活性
局部几何应变工程有助于调节氮配位过渡金属-碳催化剂的性能。然而,实现纳米级应变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此外,人们对应变度与性能之间的结构-性能关系仍然知之甚少。 在此,福州大学程年才团…
-
北理吴锋/穆道斌Nano Letters:以中间层为Li储层的超稳定金属负极/Li6PS5Cl界面
全固态硫化物基锂金属电池是储能系统中有前途的候选者。然而,与不期望的反应和负极界面处的接触失效相关问题阻碍了它们的商业化。 在此,北京理工大学吴锋、穆道斌等人通过一种可行的预锂化途…
-
浙大范修林EES:调节配位结构再生碳酸丙烯酯基电解质实现宽温钾离子电池
钾离子电池(PIBs)在极端温度下经历了受限的去溶剂化过程、不稳定的界面和严重的容量退化,这阻碍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替代技术的应用。 在此,浙江大学范修林团队开发了一种仅由热稳定性 …
-
山大王儒涛ACS Nano:块体复合锂负极实现稳定全固态金属锂电池
采用锂金属负极的全固态电池(ASSB)有望成为实现高能量密度的最有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然而,锂金属负极与固态电解质(SSE)之间的界面不稳定性限制了全固态电池的速率能力和循环稳定性…
-
AEM:双金属MOF改性隔膜实现长循环寿命锂-硫电池
严重的多硫化物溶解和穿梭是困扰锂硫(Li-S)电池长循环寿命和容量保持的主要挑战。 在此,挪威科技大学邓立元,Rameez Razaq等人设计了高效隔膜,并用双功能双金属金属有机框…
-
中南AFM:固体酸改性实现高稳定富锂锰基层状正极
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会引发富锂锰基正极结构不稳定。晶格氧活性可以通过液体酸诱导的尖晶石相和氧空位来调节。然而,液体酸改性的表面仍然受到电解质的侵蚀。此外,尖晶石相抑制晶格氧活性的潜在…
-
清华Nano-Micro Letters:具有开放式中空结构的原子分散钌催化剂用于锂-氧电池
具有超高理论能量密度的锂-氧电池被认为是极具竞争力的下一代储能器件,但目前放电产物分解困难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清华大学陈晨,Zhang Yu等人开发了N掺杂的碳锚定…
-
化学所郭玉国/辛森,最新Angew!无惧“零”下!固态Li-S电池实现高性能
成果简介 固态锂-硫(Li-S)电池(LSBs)作为一种安全、高能量的电化学存储技术,在为区域电气化交通提供动力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由于晶体聚合物电解质中的离子迁移率有限,电池无法…
-
清华深研院周光敏AM:多功能氨基酸可直接回收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电池(LiFePO4,LFP)因其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能源存储领域。然而,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导致大量磷酸铁锂电池报废,亟需通过环保、有效…
-
中南侯红帅/邹国强AFM:复杂锑基体系中的快速储存Li/Na机制
锑(Sb)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合适的反应电位,但由于较大的体积膨胀和反应动力学迟缓而导致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在碱性离子电池中的发展。碳/锑复合材料的构建可以解决这一…
-
上交梁正Angew:稀释剂对锂离子电池高压性能的影响
合理提高正极的工作电压(相对于Li/Li+≥4.4V)是最大化锂离子电池(LIBs)能量密度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局域高浓度电解质(LHCE)以其更强的Li溶剂化结构、更少的游离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