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郭再萍Angew:酰胺介导的二氧化碳捕获化学和 Mg2+ 导电固态电解质中间层实现稳定镁-二氧化碳电池
镁-CO2 电池被认为是能量转换和二氧化碳固定的理想系统。然而,由于二氧化碳正极和镁负极的可逆性差、动力学缓慢,其实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在此,阿德莱德大学郭再萍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
-
Nature Energy:硼酸盐-吡喃贫电解质锂金属电池
设计用于锂金属电极的液态电解质已用于控制锂金属电池(LMB)中锂沉积的形态。然而,锂腐蚀问题仍未得到解决,阻碍了实际LMB的贫电解液的设计。 在此,韩国科学技术院Hee-Tak K…
-
中南/南大EES: 选择性刻蚀高活性 (002) Zn 面可实现高效水系锌金属电池
锌金属水溶液电池(AZMB)具有安全性高、容量大、环保、价格低廉等优点,在未来全球电气化进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锌(Zn)在水溶液电解质中的高反应活性会导致枝晶生长、水引发…
-
电池顶刊集锦:陆俊、郑子剑、李超、王辉、王欣、徐盛明、杨越、张凯、徐吉健等成果!
1. 华东师范李超EES:揭示钠层状氧化物中的超结构稳定性和循环性之间的不一致性 三维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中氧阴离子氧化还原(OAR)的可逆性是将其应用于可持续电池的关键。然而,在长…
-
复旦余学斌AFM:铜和钴纳米颗粒实现铝硫电池高度稳定性和快速的动力学
铝硫(Al-S)电池因其高能量和安全性而被视为前景广阔的储能设备。然而,铝-硫电池中 S ↔ Al2S3 反应动力学缓慢、寿命短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复旦大学余学斌团队通…
-
中南/南大EES: 选择性刻蚀高活性 (002) Zn 面可实现高效水系锌金属电池
锌金属水溶液电池(AZMB)具有安全性高、容量大、环保、价格低廉等优点,在未来全球电气化进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锌(Zn)在水溶液电解质中的高反应活性会导致枝晶生长、水引发…
-
Nature Energy:硼酸盐-吡喃贫电解质锂金属电池
设计用于锂金属电极的液态电解质已用于控制锂金属电池(LMB)中锂沉积的形态。然而,锂腐蚀问题仍未得到解决,阻碍了实际LMB的贫电解液的设计。 在此,韩国科学技术院Hee-Tak K…
-
EES后再发PNAS,电池加“酒”,性能暴走!
成果简介 锌-硝酸盐电池可以将供能、电合成氨和污水处理集成到一个电化学装置中。然而,目前的锌-硝酸盐电池仍然存在能量密度有限和可充电性差的问题。 香港城市大学范战西,香港理工大学朱…
-
国科大刘向峰Angew:实现石榴石基固态电池中富锂氧化物正极的高容量和高稳定性
基于富锂锰基氧化物(LRMO)正极的固态电池(SSB)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而备受关注。但界面不稳定和电化学性能低下严重阻碍了它们的发展。 在此,中国科学院大学刘向峰团队设计了一…
-
复旦余学斌AFM: 铜和钴纳米颗粒实现铝硫电池高度稳定性和快速的动力学
铝硫(Al-S)电池因其高能量和安全性而被视为前景广阔的储能设备。然而,铝-硫电池中 S ↔ Al2S3 反应动力学缓慢、寿命短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复旦大学余学斌团队通…
-
山大张忠华EnSM:多孔亲锂Cu-Sn固溶体集流体用于无枝晶锂金属电池
锂金属电池(LMB)具有高能量密度,但存在锂枝晶的形成和固体电解质界面不稳定的问题。 在此,山东大学张忠华团队通过气相合金化与气相脱合金相结合制造了三维多孔Cu-Sn固溶体作为LM…
-
厦大杨勇Nano Energy:稳定双电极电解质界面实现4.7V高压 Li||LiCoO2 电池
将截止电压提高到 4.65 V 以上可显著提高 LCO 电池的能量密度,但随之而来的不可逆内部结构劣化和界面上的严重副反应会加速容量衰减。高电压 LCO 电池的应用要求仍然具有挑战…
-
上硅所李驰麟EnSM:羟基溶液和阴离子受体实现氟化铜电池的可逆转化反应
金属氟化物作为转换反应正极,因其低成本、环保和高能量密度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CuF2 具有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1874 Wh/kg)和转换反应电位(3.55 V vs…
-
北化工刘文AM:双壳纳米笼内的串联催化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
单原子催化剂(SAC)可有效缓解锂硫(Li-S)电池中多硫化锂(LiPS)的穿梭效应和缓慢的氧化还原动力学,但由于多硫化锂的多步转化需要多功能活性位点进行串联催化,因此其理想性能尚…
-
Nano Letters:基于三氟化硼四丁基铵添加剂的无氯化物电解质实现镁电池稳定性
可充电镁电池(RMB)已被提议为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有前途的替代品。然而,传统电解液中的镁负极钝化需要在电解液中使用高腐蚀性的 Cl–。 在此,新加坡科技研究局Zhi …
-
北化工刘文AM:双壳纳米笼内的串联催化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
单原子催化剂(SAC)可有效缓解锂硫(Li-S)电池中多硫化锂(LiPS)的穿梭效应和缓慢的氧化还原动力学,但由于多硫化锂的多步转化需要多功能活性位点进行串联催化,因此其理想性能尚…
-
电池顶刊集锦:黄云辉、杨华明、支春义、晏成林、刘全兵、程红伟、刘明贤等成果!
1. ACS Nano:高混沌诱导多阴离子富溶剂化结构实现超高电压和宽温锂金属电池 LiNi0.8Co0.1Mn0.1O2 正极的超高能量密度(>400 Wh/kg)锂金属电…
-
清华康飞宇/贺艳兵EES:高负载PVDF基固态电池
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即锂(Li)金属正极和高电压负极(即 LiNi0.8Co0.1Mn0.1O2,NCM811),被认为是提高二次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一种有前途的组。具…
-
石大邢伟/崔永朋ACS Energy Letters:碘化有机盐正极实现高能量密度钾有机电池
具有结构可调节性的有机氧化还原活性材料(REDOX-OAMs)在钾有机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它们受到可逆容量低和反应电位适中的限制。 在此,中国石油大学邢伟,崔永朋等人设计了…
-
南科大赵天寿/曾林EES:路易斯酸-碱和库仑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实现高性能 Zn-I2电池
锌碘电池具有不易燃的水系电解质和本质安全的锌,因此被认为是前景广阔的储能设备。然而,多碘穿梭效应和反应动力学迟缓限制了其电化学性能。 在此,南方科技大学赵天寿,曾林等人提出了一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