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AFM:无铅双钙钛矿壳外延生长 CsPbX3/Cs2SnX6核/壳钙钛矿纳米晶体具有增强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
全无机卤化铅钙钛矿纳米晶(NC)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在发光二极管(LED)、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Pb 的固有毒性和 NC 的不稳定性…
-
厦大杨勇AEM:通过操作压力测量解密硫化物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由内部应力引发的微短路事件
尽管硫化物固态电解质(SSE)的刚度相对较低,使其能够更好地成型并适应活性材料的体积变化,但其低断裂韧性(KIC)表明其很容易因电化学机械应力而断裂。这种对机械损伤的敏感性以及随后…
-
ACS Energy Lett.:高压正极表面打蜡以实现硫化物固态电池
富镍正极材料(即LiNixCoyMn1–x–yO2,x≥0.8)与硫化物固体正极电解液(如银石(Li6PS5Cl))相结合,是高性能固态电池的有前途的材料。然而,在2.5V以上的银…
-
郭再萍/王澳轩等,最新Angew!Mg-CO2电池新突破!
成果简介 镁-二氧化碳(Mg-CO2)电池是一种理想的能量转换和CO2固定系统,但由于CO2正极和Mg负极的可逆性差和动力学缓慢,其实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基于此,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
-
南大丁维平团队:极具优势的新型三元异质结构低铂催化剂-Pt/CNx/Ni
燃料电池中阴极侧氧还原催化剂目前最可靠的材料仍是金属铂,其成本、活性和稳定性是制约燃料电池产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使得降低以至完全不用铂的研究方兴未艾。 在对传统催化剂长期研究积累…
-
支春义教授,最新EES!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通讯作者)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组有机非那嗪衍生物作为碱性电池的负极材料,包括非那嗪(PZ)、2-羟基非那嗪(PZ-OH)和1,2-二羟基非那嗪(PZ-2O…
-
ACS Energy Lett.:利用具有尺寸选择性COF抑制有机电池中的穿梭效应
有机电池因其元素丰富、对环境影响小而前景广阔,但由于溶解的氧化还原中间体的穿梭效应,其容量往往会衰减。 图1. 制备双层COF膜的两种方法的比较 美国休斯顿大学姚彦、Devin L…
-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Angew:采用聚合物添加剂引导锌均匀沉积,实现高利用率锌金属负极
锌负极上的寄生副反应是阻碍水系锌储能系统在电网应用中发展的关键问题。 图1. EDL结构和锌沉积行为的调节示意图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等采用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
-
华工/浙工大/川大ACS Nano:利用高稳定性双卤化物SEI增强Li+扩散动力学
隔膜工程是为高性能锂金属电池(LMB)设计先进锂金属负极的一条大有可为的途径。传统的隔膜无法调节Li+在固体电解质界面层(SEI)的扩散,从而导致严重的枝晶沉积。 图1. 材料表征…
-
电池顶刊集锦:黄富强、张久俊、奚宝娟、庞欢、郭少军等成果!
1. Nano-Micro Letters:高熵层状氧化物正极实现固态钠离子电池的高倍率 钠离子O3型层状氧化物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特点,是钠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然而,这类正极…
-
支春义AM:弱氢键无金属共晶电解质实现高倍率和超稳定铵离子电池
随着对可持续电池化学的需求不断增长,非金属铵离子(NH4+)电池因其独特的性能(例如低成本、无毒和环境可持续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此,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团队阐明了NH4+与溶剂之…
-
AM: 用于正极有机电合成的自支撑金属泡沫催化剂
有机电合成目前因其具有使化学过程可持续发展为增值产品的潜力而受到重新关注,但仍存在些许挑战:对于在质子介质中进行的还原性转化,一个固有的问题是金属正极材料的选择有限,这些材料可以有…
-
三单位联合AFM:基于弱结合溶剂的快充锂离子电池,最高达7C!
锂离子电池(LIB)的快速充电时间超过标准的0.3 C(充电时间为 3.3小时)是人们迫切追求的目标,但由于传统碳酸酯基电解液的缓慢脱溶剂化动力学、石墨负极上的析锂和枝晶生长以及火…
-
北理吴川Angew:聚合物插层δ-MnO2实现高性能Zn-MnO2电池
层状二氧化锰(δ-MnO2)由于具有优异的理论容量、较高的工作电压和Zn2+/H+共插层机理,是水系锌离子电池(ZIB)极具前景的正极材料。然而,由于Zn2+的加入,导致材料的库仑…
-
先进院韩翠平Angew:富氟双保护层实现高可逆水系锌离子电池
锌金属负极(ZMA)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副反应,特别是在高电流密度下,极大阻碍了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商业化发展。 在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韩翠平团队提出了一种富氟双…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所-低维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博士后招聘
一、团队简介: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碳中和技术研究所于2021年成立低维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中心采用数字孪生技术等先进技术与方法,致力于研究与开发针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效…
-
华南师大郑奇峰EES:原位聚合1,3-二氧六环作为高相容聚合物电解质实现4.5V锂金属电池
1,3-二氧戊环(DOL)原位聚合作为锂金属电池(LMB)的聚合物电解质(PEs),因其理想的界面接触性和与锂金属的良好相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氧化稳定性较差,因此不能用于高压正…
-
乔世璋团队,最新AM!
成果简介 在电池中,硫(S)作为正极被广泛探索,其也可以通过改变电解质中的电荷载流子作为低电位负极发挥作用。基于此,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通讯作者)团队报道了一种低成本、…
-
港科大JACS:蒽醌基硅酸盐共价有机骨架作为SEI实现高性能锂金属电池
当前的电池设计中,锂金属电池(LMB)具有最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因此在储能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枝晶生长和Li负极上不稳定的界面引起的安全问题,LMBs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
-
中南纪效波ACS Nano:定制Li+动力学和界面氟化以获得稳定的固体锂电池
氟化碳点(FCD)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复杂的合成过程和较低的氟掺杂水平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 在此,中南大学纪效波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克莱森-施密特反应的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