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晁栋梁/赵俊伟AEM: 锌离子电池,实现10000次循环!
本文提出了一种三功能策略,即将K10[VIV16VV18O82]的多氧钒酸盐(POV)簇作为有前途的Zn2+主体,可同时稳定簇正极、水系电解液和金属Zn负极。
-
AFM:共掺杂策略使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液成为可能!
本文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结合了过去几年研究的所有潜在电池候选者
-
王春生/范修林/王雪锋AM: 50 C快充锂离子电池!
该团队挑战了单方面提高倍率性能的传统考虑,并提出了基于高倍率石墨负极LIB的电解液设计标准。
-
范红金/宋卫星AM: 15000次循环,无隔膜锌电池!
本文引入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通道尺寸的分子筛并构建了一种固液混合电解质膜以调节锌负极表面Zn2+的离子环境,从而实现无隔膜锌离子电池。
-
麦立强/安琴友NSR: 锯齿状LiF纳米纤维编织中间层实现均匀锂沉积!
本文通过简单的冷冻干燥过程合成了一种由毫米级、单晶和锯齿状LiF纳米纤维编织而成的独特LiF中间层(LiF-NFs-IL),以实现无枝晶和高效的锂金属沉积。
-
中科大王功名Angew:通过配体场效应调节实现快速和可逆水系锌电池!
该团队发现具有中等配体场相互作用的硼酸(BA)可以部分取代Zn2+溶剂化鞘中的H2O分子,从而形成稳定的缺水溶剂化鞘。
-
忻获麟/胡恩源/徐峰AEM:高熵+超晶格结构,4.5V高压稳定钠电正极
本文报道了一种将高熵设计与超晶格稳定相结合的综合策略,以延长循环寿命并提高层状正极的倍率性能。
-
钱涛/周金秋/曹宇锋AFM:温度自调节水凝胶助力安全锌离子电池!
本文报道了一种自适应温度调节水凝胶电解质(TRHE)。
-
余彦/吴飞翔AEM:钠金属全电池,15C循环1000次!
本文通过原位和自发反应在钠金属负极表面构建了由多相氟化钠和钴(NaF/Co)组成的保护界面层。
-
AFM:高浓电解液助力高能量、长寿命K-SPAN电池,循环超700次!
本文报道了一种由高浓度电解液(HCE,4.34 mol kg-1 KFSI-DME)和硫化聚丙烯腈(SPAN)组成的高容量和长循环寿命的K-S电池。
-
王欣/韩翠平AM:超长寿命锌离子电池,循环超4万次!
本文报告了一种通过原位构建凝胶电解质(GPE)的化学焊接策略,这使锌离子电池能够实现超长寿命和可逆性。
-
何向明/王莉ACS Cent. Sci.:不止稀释,反溶剂还改变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
本文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和理论计算,探讨了基于氟代醚的模型电解液双(氟磺酰基)亚胺锂/碳酸二甲酯(LiFSI/DMC)中反溶剂的重要性。
-
香港中文大学王莹教授诚聘电池(钠电优先)/电催化(COMSOL经验优先)博士后
一、课题组简介: 王莹教授于牛津大学取得电化学博士学位,师从欧洲科学院院士Richard G. Compton教授,于2019年7月作为助理教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 课题组研…
-
夏永姚/董晓丽Angew:-60°C!超低温下运行的锂离子电池!
石墨负极在低温下存在巨大的容量损失,甚至无法充电(即Li+-intercalation),这主要是由于固体电解质间相(SEI)中缓慢的脱溶化过程和不充分的离子运动造成的巨大过电位。…
-
(事业编制)武汉纺织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招聘青年教师—电池与催化方向
一、招聘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负责人余灵辉于2013年在德国马普胶体界面所/波茨坦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先后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
-
太可怕了!人工智能生成图片,造假新技术或已蔓延到学术界!
首先来看下面两张图片,你猜猜哪张图片是真实的人脸,哪个图片是人工智能(AI)生成的? 想好了吗? 答案是,左边这个是AI生成的,而右边的图片是真实的人脸。 再看看下面的图片,你还能…
-
郑俊生/金黎明/陈宗海AEM:加点过电位,定制薄而致密的富Li2CO3-SEI层
迫切需要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来防止锂离子电池(LIBs)正常运行期间的寄生反应。碳酸锂(Li2CO3)是平滑SEI钝化层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但Li2CO3层的形成机制和特殊…
-
崔屹高徒!天大孙洁教授:磷和铋基锂电快充,AEM/AFM同一天online!
研究背景 孙洁,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天津大学“北洋学者”计划入选者;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2013年),2013-…
-
化学所郭玉国AM: 具有稳定内部结构演变的微米级硅酸镁锂电负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能量、低成本储能系统的追求,微米级硅基负极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反复的电化学(去)合金化过程中,显著的体积变化会严重破坏SiOx微粒的本体结构,导致性能迅…
-
曲良体/张志攀/赵扬AM: 创纪录!超高能量密度的柔性水系锌碘微电池
目前,已报道的水系微电池(MBs)表现出不令人满意的电化学性能(≤120 mWh cm-3体积能量密度和 <1000 μWh cm-2面积能量密度),开发能够同时提供高体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