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赵予生/赵若/邹如强ACS Energy Lett.:离子导电MOF胶粘剂夹层稳定NASICON型电解质对锂负极的影响
钠快离子导体(NASICON)型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湿度/空气稳定性,是固态电池所必需的。然而,它们普遍存在电化学稳定性差和与锂金属接触不足的问题,导致性能严重下降。 近日…
-
智慧之光!Advanced系列能源转换与存储类封面大赏(8月第1期)
解说头版文章 品味智慧之光 纵使揽胜四方 我自封面大赏 ——编语 低温锂金属电池 中科院金属所李峰研究员、孙振华研究员等报道了一种通过调控Li+离子-溶剂偶极相互作用力提升锂金属电…
-
Goodenough又发Nature Energy!
Nature Energy的新系列Tales of Invention中之前已经讲述了锂电发展中的关键发现,比如TiS2、LiCoO2、聚乙炔、LiMnO2正极、Li4Ti5O12…
-
黄劲松最新Science!界面!界面!界面!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认证功率转换效率(PCEs)在小面积单结电池中超过25%,钙钛矿硅串联电池超过29%。然而,各种刺激引起的降解仍然是PSC商业化的一个关键挑战。PSC…
-
电池日报||8篇顶刊:陆盈盈、潘锋、夏永姚、董晓丽、魏英进、王义展、蒋青、杨春成、张凤祥等人成果!
1. EnSM:复合固体电解质界面使阻燃磷酸酯基电解液实现可逆锂电沉积 定制具有高安全性和良好锂可逆性的不可燃磷酸酯基电解液是实用锂金属电池的迫切需求。然而,磷酸酯与活性锂表面的相…
-
电池日报:8篇顶刊!孙学良、陈人杰、唐永炳、李振声、叶明新、沈剑锋、李会巧、胡望宇等最新成果
1. 孙学良最新Small Methods: 通过增材制造和化学强化正极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为了提高锂硫(Li-S)电池正极的可逆容量和长期循环稳定性,学界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然而,…
-
大工张凤祥CEJ:嵌入3D海绵碳片上的P掺杂Co9S8纳米颗粒作为锂硫电池的电化学催化剂
由于其金属性质和丰富的催化位点,Co9S8可以催化锂硫电池(LSBs)中的多硫化物转化。然而,其催化活性和化学吸附能力不足以抑制多硫化锂(LiPS)在高硫负载下的穿梭效应。 大连理…
-
孙振华/张冬/岳惠娟CEJ:导电Fe2N/N-rGO促进宽温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锂硫(Li-S)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受到穿梭效应和缓慢的氧化还原动力学影响,导致性能不佳。特别是,这些问题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被放大,限制了Li-S电池的实际应用。过渡金属的化学吸附和催…
-
卷王的总结:如何挖掘创新点?
前 言 在几年前,把有经验但尚未赚到钱的人叫做‘老司机’,现在大家叫他‘卷王’。 下面就站在卷王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挖掘创新点,创新点可以是:别人没想到的,别人没用过的,别人没见过的…
-
电池顶刊集锦:刘美林/冯金奎/孙靖宇/李亚运/余学斌/葛明政/王浩/万厚钊等最新成果!
1. ACS Nano:空间隔离启发的超细CoSe2实现高倍率、高能铝电池 过渡金属硒化物因其高比容量、优异的电性能和低成本而成为可充铝电池(RABs)的有吸引力的正极材料。但是,…
-
电池顶刊集锦:EES、AEM、AFM、Adv. Sci.、EnSM、Small等最新成果
1. 最新EES: 3D周期性聚酰亚胺纳米网络,实现超高速率和可持续储能 具有氧化还原活性基元的有机分子是下一代可持续储能电极的研究热点。尽管目前氧化还原活性分子的设计已经取得了重…
-
电池顶刊集锦:Nat. Commun./AM/AEM/AFM/Nano Energy/EnSM等成果!
1. AFM:先进电解质使可充锂金属电池安全稳定:进展与前景 当使用碳酸酯电解液时,可充锂金属电池(RLBs)可以提高能量,但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为获得稳定、安全的电池,研究和…
-
电池顶刊集锦:Mater. Today/AFM/JACS/Adv. Sci./EnSM/Nano Lett.等成果速递
1. 杨全红最新Mater. Today: 石墨烯实现的紧凑型储能:挑战、策略和进展 “紧凑型储能”是指在尽可能紧凑的空间内储存尽可能多的能量,是解决电化学储能装置(电池等)“空间…
-
电池顶刊集锦:超燃!最新8篇国内学者顶刊,厦大、北理工都是1天2篇!
1. 厦大孙世刚院士/湖北大学ACS Nano: 构建黑曲霉衍生碳/MoS2的“双凹缓和”策略,用于超稳定储钠! 二维层状材料普遍面临电子转移受阻和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其…
-
电池顶刊集锦:周永宁、顾有松、闫小琴、宋英泽、张炜、申来法、王勇、孙振华、张冬、岳惠娟等成果!
1. Angew:通过Co2+/Co3+氧化还原和钠位掺杂实现稳定的钠离子电池正极 阴离子氧化还原是提高可充电池层状金属氧化物正极能量密度的有效方法。然而,层状材料中TMO6(TM…
-
电池顶刊集锦:侴术雷、杨勇、康飞宇、晏成林、张跃钢、张一卫、Arumugam等最新成果
1. 侴术雷/Andreu Cabot等AEM: 当NbSe2遇到C2N, 超长寿命锂硫电池诞生了! 多硫化锂(LiPS)的穿梭效应和缓慢的转化动力学阻碍了锂硫电池(LSB)的实际…
-
帝国理工EES: 富缺陷骨架调控的均质金属沉积,用于钠金属电池
钠金属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以及丰富的钠基资源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循环过程中不均匀的金属沉积和枝晶形成阻碍了钠金属负极的应用。 文献已经报道了碳骨架可以减轻金属钠电镀和剥离过…
-
陈人杰/赵腾Small Methods: 用于高速率柔性锂硫电池的多孔阴离子掺杂硒化钴
新兴的硫催化主体是打破锂硫电池(LSBs)实际应用极限的有效方法。CoSe由于其金属性质(优异的导电性)和高催化活性而在LSBs中受到更多关注,然而关于CoSe阴离子掺杂的文献很少…
-
精彩绝伦!Advanced系列能源转换与存储类封面大赏(8月第2期)
解说头版文章 品味智慧之光 纵使揽胜四方 我自封面大赏 ——编语 催化机理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Marc-Georg Willinger博士课题组及福州大…
-
孙学良最新Small Methods: 通过增材制造和化学强化正极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
为了提高锂硫(Li-S)电池正极的可逆容量和长期循环稳定性,学界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在高硫负载下,由于穿梭效应和较差的Li+传输,在循环过程中容易发生不可逆的Li容量损失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