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AEM:低势垒氟化铝集流体用于无负极钠金属电池
【做计算 找华算】 无负极钠金属电池因其在没有活性负极材料的情况下,通过原位沉积钠金属的集流体实现的高能量密度而备受赞誉。这些期间的发展取决于能否开发出经济实惠的集流体来实现钠的有…
-
王宇/傅雪薇AFM:通过自组装二维微流体技术获得功能涂层稳定锂金属负极
微流体技术对纳米/微制造具有极大的兴趣,但传统上仅限于微通道内。打破这一限制,开发二维微流体技术有望拓展微流体技术的潜力。 图1. 自组装二维微流体制备PMFS的概念及其在锂金属负…
-
汪朝晖/马越AFM:原位电化学键合自适应聚合物界面助力耐用水系锌离子电池
锌阳极上臭名昭著的锌枝晶生长和副反应阻碍了水系锌离子电池(AZBs)的应用。 图1. SAP界面的构建及表征 湖南大学汪朝晖、西北工业大学马越等介绍了一种新策略,通过设计一种自适应…
-
电池顶刊集锦:成会明、周光敏、朱广山、汪朝晖、吴兴隆、王恒国、马越等成果!
1. 王恒国/朱广山Angew:氢键有机框架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储H+性能 在新兴的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中,质子(H+)与Zn2+相比,具有摩尔质量最小和快速(去)配位动力…
-
南科大/中科大EnSM: 伪2D结构的层状六苯基苯 (HPB) 衍生物
随着对长续航电动汽车需求的日益增长,引发了对下一代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更快电子传输和锂离子扩散的高容量负极材料的深入研究。 目前商用的石墨负极锂存储容量低,且与其他负极材料相…
-
胡良兵等Nano Lett.: 稳定锂金属负极的无定形碳涂层3D固体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对于将具有安全、高能量密度的锂(Li)金属负极用于下一代储能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循环过程中局部电流密度不均匀,导致锂负极不稳定和从电解质中脱落,极大地阻碍了锂离子…
-
郑时有/刘巍AFM:超薄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片助力室温聚合物电解质电池
固体电解质是构建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储能装置的最有前景的液体电解质替代品。然而,锂离子在室温下较差的迁移率和离子导电性严重阻碍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近日,上海理工大学郑时有和上…
-
AFM:稳定锂金属负极的N,O共掺杂碳纳米片阵列
锂金属负极在下一代高能电池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然而,锂金属电镀/剥离过程中的低库仑效率(CE)和枝晶生长导致其循环寿命较短,阻碍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近日,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X…
-
大连理工李文翠AFM:粘结剂种类选的好,电池性能跑不了
硬碳(HC)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其初始库仑效率(ICE)较低,倍率性能较差。具有高电子/离子传输和机械完整性的粘结剂有望促进HC负极的实际应用,而这是通过商业粘结…
-
福师大&物构所AM:K/Na/Li电池通吃的多蛋黄壳结构
金属硫化物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是碱金属离子电池极具吸引力的负极,但其固有的导电性差、循环过程中体积波动大等问题阻碍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赵毅&Wei …
-
李丽/陈人杰AM:0D-2D异质结构电催化剂的自组装来用于增强锂多硫化物转化反应
针对多硫化锂(LiPS)转化反应迟缓的纳米结构电催化剂的设计是开发高性能锂硫电池的关键。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李丽和陈人杰等人在材料研究顶级期刊Adv. Mater.上发表了题为”Se…
-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AM:MOF用于高度可逆钠储存
普鲁士蓝类似物(PBAs)由于其金属-有机骨架结构的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钠存储材料。然而,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相变导致的比容量低、可逆性差等问题限制了这些材料的应用。 近日,…
-
北科大刘永畅&李平Angew:D-MOS2-O正极助力高性能Zn离子储存
基于MOS2的正极的Zn储存行为主要依赖于边缘位点处的离子-(DE)嵌入而是受到无活性基底平面的限制。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刘永畅和李平等人在Angew. Chem. Int. Ed…
-
北航周苇AM:MXene如何抑制Na─Se电池的穿梭效应
Na─Se电池具有天然丰富的钠和优越的Se动力学特性,但仍面临可溶性中间体的穿梭效应问题。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苇等人在材料研究顶级期刊Adv. Mater.上发表了题为”S-…
-
王春生Chem:原位形成聚合物-无机固体电解质界面实现稳定聚合物固态锂金属电池
用于固态锂金属电池(SSLB)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仍然存在界面电阻逐渐增加和锂枝晶生长不受限制的问题。 美国马里兰大学王春生等人通过在CPE膜上引入氟化盐富集的夹层来设计富…
-
周苇AM:硫修饰多孔Ti3C2-MXene结合原位形成的Cu2Se有效抑制Na-Se电池穿梭效应
鉴于Na的天然丰度和Se的优越动力学,Na─Se电池备受关注,但仍面临可溶性中间体穿梭效应的问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苇等人采用硫球作为牺牲模板,获得了3D多孔硫修饰的Ti3C2-…
-
ACS Energy Lett.:富镍单晶NCM正极的容量衰减机制
富镍层状(NCM、NCA 和 NCMA)正极被认为是为下一代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主要候选材料。然而,不可避免的容量衰减正困扰着它们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单晶(S-NCM)和多晶(P-NC…
-
李君涛/周尧AFM:通过金属-有机固体的通用阴离子交换定制多功能硫主体
Fe/Co/Ni 基离散纳米粒子经常被用于高性能Li-S电池的多硫化物化学吸附和催化转化。 厦门大学李君涛、周尧等人通过控制醋酸镍钴微晶与各种有机阴离子之间的阴离子交换过程,定制了…
-
张山青/刘杰/王磊Nano Energy:用于超高负载锂硫电池的多功能富阳离子空位ZnCo2O4多硫化物阻挡层
锂硫电池商业化的主要障碍是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多硫化物转化的严重穿梭效应和缓慢的反应动力学。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张山青、青岛科技大学刘杰、王磊等人设计并合成了Zn缺陷Zn/Co氧化物…
-
郭继玺/王省超ACS Energy Letters:弱溶剂化电解液驱动阴离子衍生SEI!
钾金属电池/混合电容器(PMBs/PHCs)因其丰富的钾(K)储量而备受关注,但传统醚类电解液形成的不稳定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会导致PMBs/PHCs库仑效率(CE)较低,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