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赵天寿/巫茂春AEM: 基于集成正极/超薄固体电解质的高容量、长寿命全固态锂电池
当前的全固态锂电池 (ASSLB) 制造通常涉及单个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费力制造和组装,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大的界面电阻。此外,由于机械强度差,大多数固体电解质制造得过厚,无法阻止锂枝晶…
-
何建平/马仁志AEM: 低充电过电位、高工作电压的水系甲酸盐基Li-CO2电池
Li-CO2电池(LCOB)被认为是实现高效碳封存和能量存储的重要策略。然而,大多数典型的放电产物(Li2CO3和C)不溶且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高电荷过电位(≈3.5-4.5 V)才…
-
李先锋JACS: 图灵膜的区域诱导沉积效应助力高面积容量的无枝晶锌基电池
锌基电池具有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锌化学通常会遇到严重的枝晶问题,特别是在高面积容量和高电流密度下,这严重限制了其应用。 在此,中科院大连化…
-
厦门大学EnSM: 限制Li+的侵入方向,让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更高效
提高负极性能无疑是开发先进锂离子电池(LIBs)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硅负极在循环过程中的巨大体积膨胀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 研究证实晶体硅中的锂化动力学是各向异性的,锂化/脱锂的速…
-
宁波大学EnSM: 混合离子对称电池的离子竞争和限制枝晶生长模型
由于固体碱金属成核和生长特性的固有限制,很难完全实现无枝晶生长。液态电极提供了一种消除枝晶的新方法,钠钾合金(NaK,室温下为液态)电极是下一代碱金属电极的有希望的选择。NaK对称…
-
华东理工江浩Nature子刊:同步掺杂和涂覆双重改性助力锂离子电池的高能富镍正极
层状富镍正极商业化面临的关键挑战包括其容量的快速衰减和晶体解体的热失控以及界面的不稳定性,结合结构的表面改性是克服这些问题的最终选择。 在此,华东理工大学江浩教授等人通过使用草酸盐…
-
陈军/牛志强AM:在双层水合钒酸盐中锚定极性有机分子促进水系锌离子存储
层状钒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通常通过将客体物质引入其夹层来改善。需要在夹层中具有高稳定性且在充电/放电过程中与Zn2+相互作用较弱的客体物种来促进可逆的Zn2+转移。 南开大学陈军、牛…
-
王志明/陈俊松/窦世学EnSM:红磷–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后起之秀
具有高容量和卓越成本效益的新兴红磷负极的出现为构建下一代高性能钾离子电池(KIB)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电子科技大学王志明、陈俊松,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窦世学等人综述重点介绍了用于高效…
-
Advanced Science:拓宽锂离子电池工作温度范围-:20至100°C
商用锂离子电池(LIB)的工作温度通常限制在-20至55 °C的狭窄范围内,因为电解液由高度挥发性和易燃的有机溶剂和热不稳定的盐组成。 日本东京大学Atsuo Yamada等人通过…
-
Joule:固态电池合金负极循环过程中的应力演变
合金负极有望实现高能固态电池(SSB),但它们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显著体积变化会导致全固态环境中的结构和机械退化。因此,了解合金负极固态电池中的材料演变和机械应力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
-
西湖大学徐宇曦Angew:共价有机骨架电解质助力高镍正极固态锂金属电池
开发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宽电化学窗口和高机械强度的固态电解质(SSE)是实现高能量密度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关键。共价有机框架(COF)最近作为有前景的 SSE引起了相当大的兴趣,这主要是…
-
Angew:EPR探究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锂沉积与嵌入
石墨负极上的镀锂是锂离子电池(LIB)快速充电的主要障碍,此外还会造成严重的容量衰减和安全问题。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Robert A.W. Dryfe等人采用原位电子顺磁共振(EPR…
-
颜清宇/陈俊松ACS Nano:In2Se3-CoIn2-CoSe2异质结构中双边界面助力高速可逆钠储存
由于高理论容量,金属硒化物被认为是一类有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其固有的低电导率和离子导电性以及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储钠能力较差,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新加坡南…
-
陈根/周江/韩俊伟AM:高度降解的LiNi0.8Co0.1Mn0.1O2自重构成稳定单晶正极
资源的可持续性需求将废旧锂离子电池(LIBs)的回收提升到战略地位。由于高附加值和处理工艺简单,直接回收优于湿法冶金或火法冶金方法。然而,传统的直接回收技术仅适用于贫镍/中镍正极。…
-
支春义/李新亮Chem:可逆卤间键实现高能量高功率Li-Cl2电池
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将实现比典型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更高的容量,为先进的锂离子电池低成本电化学反应提供更多可能性。基于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的Cl0/−1的Li-Cl2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工作…
-
何向明/王莉/孙永明AEM:电化学活性胶囊框架提高锂金属负极的本征稳定性
锂金属负极(LMA)是促进二次电池能量密度的有前途的技术。然而,表面腐蚀和高反应性沉积锂的耦合增长会导致容量衰减和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高温下。人们一直致力于防止LMA与电解质直接接触…
-
Science:国内拿教职难?那国外更卷!
背景 前不久上海某高校的杀人事件,引起了全网对国内高校“非升即走”政策的热议。更有甚者,知乎爆料,南方某高校6年引进8000多青年人才,最后留校者寥寥,似乎在国内博士毕业后能顺利拿…
-
扬眉吐气!Nature惊呼中国空间站要做1000个科学实验,满屏的羡慕!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不懈奋斗,中国已经建设出了自己的空间站,并且中国航天员出舱也取得了圆满成功。而国际空间站过几年也即将退役,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太空中人类唯一的空间站。因此很多…
-
Nature:这位小哥远程读博,不用做实验竟然还能发文章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国家封锁了边境,当时,很多中国留学生都因为美国封锁限制无法去美国读书,从而耽误了时间。这种事情是全球性的影响,但是Nature上一篇文章告诉我们,不用担心,在家…
-
Nature:中国启动全球最大碳市场,但雄心勃勃吗?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