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物理所Nat. Commun.:长寿命蠕变型全固态电池正极
电化学-机械耦合对界面和结构稳定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也为从零开始设计新型全固态电池创造了新的机会。 在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索鎏敏、许荣等人基于空间有限域结构中的固体-固体约束…
-
EES:几乎全活性材料不含镍和钴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第一作者:Eunryeol Lee,a Dae-Hyung Lee 通讯作者:Dong-Hwa Seo, Jinhyuk Lee 通讯单位: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论…
-
邵宗平EES新突破:揭示钙钛矿电解质质子导电性与电极紧密关联
第一作者:Zhixin Luo 通讯作者:邵宗平 通讯单位:澳大利亚科廷大学 论文速览 离子电导率通常被认为是电解质的固有特性,与环境条件无关。基于在对称电池配置中使用电化学阻抗谱…
-
余桂华等Nature子刊:6秒充/放电、3万次循环!
第一作者:Linyi Zhao, Tiansheng Wang 通讯作者:李洪森、余桂华、朱玥 通讯单位:青岛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中国海洋大学 论文速览 电动汽车的大规…
-
哈工大EES:Li+通量均化隔膜助力长循环锂金属阳极
由聚烯烃或聚偏氟乙烯制成的隔膜孔隙排列不均匀,电解液亲和性差,这会导致Li+通量紊乱,沉积层凹凸不平,从而引发锂盐的持续消耗和锂金属电池(LMBs)的过早失效。虽然调整孔隙结构或改…
-
中科院物理所胡勇胜团队,今日重磅Nature Energy!
第一作者:Liwei Jiang、Shuai Han、Yuan-Chao Hu. 通讯作者:胡勇胜、陆雅翔、卢怡君、赵君梅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
-
厦门大学王鸣生Angew:水系浇铸法革新固态电解质
第一作者:Yong Cheng 通讯作者:王鸣生 通讯单位:厦门大学 论文速览 基于聚氧化乙烯(PEO)的固态电池作为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下一代电池具有很大的前景。然而,基于…
-
锂离子电池,今日重磅Nature!
有序层状结构是锂离子阴极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充电时,固有的脆弱的缺锂框架,容易受到晶格应变和结构和/或化学机械降解的影响,导致容量迅速退化,从而缩短电池寿命。 在此,来自中国…
-
清华大学何向明/王莉,最近AFM综述!
第一作者:Shaowen Dong 通讯作者:何向明、王莉、梁杰 通讯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论文速览 本论文综述了功能性粘结剂在提升高容量负极材料性能方面的作用。随着能源存…
-
湖南大学鲁兵安教授,最新Angew!
第一作者:Dianwei Zhang 通讯作者:鲁兵安,余馨智,李福祥 通讯单位:湖南大学 论文速览 由于缺乏合适的电解液,目前的钾离子电池(PIBs)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方面受到限…
-
黄云辉等最新AEM!可持续预锂化策略,延长电池三倍寿命!
第一作者:Xinlong Chen 通讯作者:Wang Wan, 李洒, 黄云辉, 王超 通讯单位: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论文速览 预锂化是一种公认的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策略。然而…
-
支春义最新Nature子刊:巧用淀粉,性能飞跃、成本直降14倍!
第一作者:Zhiquan Wei 通讯作者:支春义、梁国进 通讯单位: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 论文速览 利用低成本多孔膜的水系锌液流电池是高功率密度大规模储…
-
青科大王磊团队最新AEM:4800h超长寿命锌阳极!
第一作者:Jingwen Liu 通讯作者:王磊、李彩霞 通讯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论文速览 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双电层(EDL)对锌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锌阳极…
-
锂金属电池,最新Nature Energy!
众所周知,延长锂(Li)电池循环寿命的有效策略之一即通过策略性地调节电解液组成来控制锂负极上的反应并稳定固态电解质界面(SEI)。 在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王东海和伊利诺伊大学…
-
清华大学/华南理工AM:桥接快速锂离子传输通道构建5.1μm刚性准固态电解质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由于采用了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液,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的安全性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符合未来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
-
迈阿密大学ACS Nano:羰基和偶氮基聚合物正极用于低温钠离子电池
由于灵活的结构可调性和丰富的结构多样性,氧化还原活性聚合物是开发经济实惠且可持续的钠离子电池(NIB)的有前途的正极材料。然而,聚合物正极仍然存在容量低、循环寿命差和反应动力学缓慢…
-
阿德莱德/上海理工AEM:相间调节和成核诱导实现高稳定锂金属负极
金属锂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g,相当于商业化锂电池石墨负极的十倍)和极低的电化学反应电位,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新一代储能电池(锂硫、锂空、固态金属电池等)负极材料。然…
-
国科大刘向峰团队Angew:聚合物电解质中引入竞争配位诱导效应实现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
聚合物-无机复合电解质(PICE)由于易于加工,在全固态锂电池(ASSLBs)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室温(RT)下较差的 Li+ 导电性和界面不稳定性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在…
-
电池顶刊集锦:张强、吴凡、范丽珍、明军、王华、姚亚刚、陈人杰、陈楠、王成新等成果!
1. AFM:在−40°C下工作的高功率可充钠离子全电池 高功率密度可充电池在汽车启停系统和电网频率调节等电力密集型应用场景中不可或缺。然而,实现高功率密度碱性离子电池具有挑战性,…
-
湖大鲁兵安EES:有机/水混合电解液中的氢键调控实现安全、高压的钾离子电池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间歇性和不均匀分布的缺点以及大规模储能的迫切需求加速了电池技术的发展。其中,锂电池无疑在全球能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使用有机电解液引起的安全问题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