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踏入金属有机框架(MOF)领域的新手来说,面对庞杂的研究方向和技术前沿,常感到无从下手。与其盲目摸索,不如跟随领域内顶尖课题组的研究步伐——他们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引领者,更提供了体系化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论。
本文将梳理国内外MOF领域的大牛课题组及其核心方向,助你快速锁定前沿热点,少走弯路!
一、为什么跟着大牛课题组能快速入门?
1. 聚焦前沿方向:大牛团队往往引领MOF领域的核心议题,如气体存储与分离(如Jeffery Long课题组)、催化与能源转化(江海龙、汪骋课题组)、生物医学应用等,直接切入技术制高点。
2. 方法论成熟:从MOF的精准设计(如UIO-66、MIL-101等经典材料开发)到规模化制备技术,大牛团队的经验可大幅缩短实验试错周期。
3. 资源丰富:顶级课题组通常拥有先进的表征手段和学科交叉的前沿探索,为新手提供高起点的科研思路。
二、国内外MOF领域顶尖课题组一览
国内大牛团队
1.卜显和课题组(南开大学)https://bulab.nankai.edu.cn/
方向:MOF的结构设计与功能调控,重点研究柔性MOF的相变行为及环境响应机制。
特色:在MOF动态行为与分子识别领域取得突破,成果多次发表于《Nature》《Science》。

2. 邓鹤翔课题组(武汉大学)http://hdeng.whu.edu.cn/index.html
方向:MOF的规模化合成与气体吸附性能优化,开发高效CO₂捕获材料[3]。

3. 江海龙课题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https://mof.ustc.edu.cn/main.htm
方向:MOF基催化剂设计,用于光催化水分解、有机反应催化等。
亮点:提出“MOF纳米反应器”概念,实现催化活性位点的精准调控。

4. 汪骋课题组(厦门大学)https://cwang.xmu.edu.cn/index.htm
方向:MOF在能源存储(如锌–空气电池)与电化学催化中的应用。
前沿: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筛选高性能MOF材料。

国际顶尖团队
1. Omar M. Yaghi课题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ttps://yaghi.berkeley.edu/
强调:他,MOF/COF鼻祖、手握30篇Nature/Science!!!
方向:MOF的拓扑结构设计与气体存储(如氢气、甲烷)。
里程碑:开发首个MOF材料并推动其工业化。

2. 周宏才课题组(德州农工大学)https://www.chem.tamu.edu/rgroup/zhou/index.html
方向:高稳定性MOF的合成,拓展其在环境修复(如重金属吸附)和生物医学(如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3. Jeffery Long课题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ttp://alchemy.cchem.berkeley.edu/jefflong/
方向:MOF的导电性与离子传输机制,开发新型多孔电子材料。
突破:实现MOF在柔性器件中的集成。
三、如何高效跟进大牛动态?
1.关注课题组主页与顶刊论文:例如Jeffery Long课题组主页(http://alchemy.cchem.berkeley.edu/)定期更新研究进展。
2. 订阅行业顶刊:《Nature》《Science》频繁报道MOF突破,如2023年单原子催化剂与MOF的联用成果。
3. 善用学术平台:微信公众号“MOF学术圈”汇总MOF领域最新顶刊动态;预印本平台(如arXiv)可获取未发表的前沿工作。
结语
MOF材料的潜力远未被完全挖掘,从气体存储到智能传感器,从环境修复到肿瘤治疗,每一个方向都蕴藏着变革性机遇。与其在文献海洋中迷失,不如锚定大牛课题组的研究脉络——他们的成果既是“路标”,也是“加速器”。关注上述团队,踏上MOF科研的快车道吧!
找华算做计算👍专业靠谱省心又省时!
益于理论计算化学的快速发展,计算模拟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运用日益广泛而深入。科研领域已经逐步形成了“精准制备-理论模拟-先进表征”的研究模式,而正是这种实验和计算模拟的联合佐证,更加增添了论文的可靠性和严谨性,往往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华算科技已向国内外1000多家高校/科研单位提供了超过50000项理论计算和测试表征服务,部分计算数据已发表在Nature & Science正刊及大子刊、JACS、Angew、PNAS、AM系列等国际顶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