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坦白:我喜欢的4类研究生,科研能力只排最后

来源丨科研城邦、艾思科蓝

知乎热榜上有这样一个话题:“导师最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目前浏览量已过413万,足以见得对于广大研究生们,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导师坦白:我喜欢的4类研究生,科研能力只排最后

在高赞回答中,不难发现导师喜欢的类型,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软实力和硬实力。

硬实力:个人能力非常突出,具备一定学术造诣,老师喜欢同辈中更为拔尖的。

软实力:个人魅力,为人处世、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

考研热的当下,能够考上研究生都证明了一定的实力。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硬实力不够时,是否就在导师那里低人一等呢?

相信不少研究生都有过这样的疑问,这里列举出一位导师心中“理想”研究生的素质特征,共分为四类。也许看完后你会找到一些答案。

1、导师喜欢心理健康的学生。

这几乎是第一重要的。心理状况会决定是否会有不好的意外事件发生。虽然绝大多数人都会有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但很多导师对因抑郁症等问题引发的校园事件还是心有余悸。所以很多老师会在招生前就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导师喜欢情商高、会为人处事的学生。

情商决定人生高度,这句话一点都不假。为人处事一定要做到有礼有节,而不是“处处表现”。科研工作是个协作性很强的工作,绝不是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所有会为人处事,有协作精神,会让整个团队的工作都推进得更为顺畅。

3、导师喜欢主动性强、执行力强、有毅力的学生。

读研和职场生存没有什么区别,凡事要先考虑自己能主动为团队做什么,能做到什么样,能不能真正长久坚持地做下去。不宜过度指望导师“手把手”,也不宜一遇到困难就产生畏难情绪。

4、导师喜欢英语好,又有科研潜力的学生。

科研工作从一开始就有一种具有跨越国界属性的工作。所以,英语好,能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在优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既是最受偏爱的条件,也是最受期待的目标。

不过,以上所讲的这些,只是常规情况下导师们所考虑的,不排除也有一些导师,私利心比较重,会有其它方面的考虑。
但不管是什么情况,如果你能认识到师生关系其实也还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最根本的还是利益关系,也就可以理解一切了。大多数人际关系的问题,都来自于一方或双方过度强调自我利益。
上面讲的第四点其实值得关注。这是我唯一讲到的属于专业能力方面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说我不强调专业能力,而是如果你能把握好前三点的话,说明智商已经很在线了,专业能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13日 上午11:45
下一篇 2023年10月13日 上午11: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