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50,000次循环!复旦赵东元/晁栋梁,最新Angew!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高性能的电化学储能材料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其中,二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cMOFs)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而备受关注。cMOFs通常由共轭有机配…
-
王春生,Nature Nanotech.!
室温非水系金属钠电池是具有成本效益和安全性的电化学储能可行的候选者。基于其使用传统的有机基非水电解质溶液会形成不能阻止正极和负极降解的界面相,因此其表现出较低的比能和较差的循环寿命…
-
山东大学李国兴团队ACS Energy Letters:分子/离子锚定界面实现4.8 V锂金属电池
由于电动汽车的普及,对更高能量密度的储能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锂(Li)金属电池(LMBs)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 h g−1),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最有希望的候选者…
-
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联手发表JACS!
锂氧电池(LOB)因其高理论容量而备受关注,具有取代传统电池系统的潜力。长期以来,充放电过程中伴随的副反应以及放电产物过氧化锂难以分解的问题一直是锂-氧电池领域的重要难题。 在此,…
-
温州大学肖遥AM: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助力可充电二次电池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LTMOs)因其较高的理论容量成为颇具吸引力的可充电二次电池正极候选材料。然而,由于不可逆的晶格氧释放和不稳定的正极-电解质界面,LTMOs存在严重的容量衰减、…
-
250次,0衰减!港城大支春义,新发Nature子刊!
锌离子电池在未来储能领域已展现出极具潜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存在的一些弊端,包括枝晶生长、析氢反应以及局部沉积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在此,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团队引入…
-
第一单位!贵州大学邵姣婧,发表AM!
锂-硫电池(LSB)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但受到锂多硫化物(LPS)的穿梭效应和缓慢的硫还原/演化反应的困扰。大量研究致力于抑制穿梭效应,包括物理结构限制工程、化学吸附策略以及硫氧化…
-
长春应化所AFM:锂金属电池中电解液溶剂-离子配位解析
电解液工程在调控锂沉积/剥离行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理解电解液微观结构如何在分子层面上影响锂沉积/剥离过程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在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明军…
-
李巨Joule:混合溶剂电解质用于实用钠金属电池
碱金属负极如金属锂,金属钠具有超高的比容量及低的氧化还原电势,成为了近年来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其中,钠金属电池有望与锂金属电池竞争,但其应用取决于电解液对钠金属负极和正极的稳定性。…
-
重磅!厦门大学陈松岩/王鸣生Nature子刊:无外部压力即可运行的硅基全固态电池!
硅因其高的比容量(3590 mAh g-1)而成为固态电池(SSBs)中最有前途的负极材料之一。硅在0.4 V(vs Li+/Li)的锂化电位下不仅可以防止锂沉积和锂枝晶生长,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