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次循环仍保持138.9 mA h g⁻¹!深圳先进院/内大新发EES!

20000次循环仍保持138.9 mA h g⁻¹!深圳先进院/内大新发EES!

锌负极在水系电解质中易遭受严重腐蚀并伴随不可控的钝化,这一问题在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循环过程中会进一步加剧。然而,电场作用下的本征腐蚀机制及其与钝化反应的关联尚不明确。

20000次循环仍保持138.9 mA h g⁻¹!深圳先进院/内大新发EES!

在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韩翠平内蒙古大学楠顶等人通过局部电化学分析技术(LEATs)揭示了静态ZnSO₄溶液中锌负极的自发微电池腐蚀机制,包括锌溶解和氧还原过程。研究发现,电场会加剧锌腐蚀,主要归因于剥离和镀覆不均匀性的增强。此外,高电场强度还可能引发非均匀钝化层及锌离子沉积不均的问题。

为有效抑制锌的自腐蚀,作者通过引入(1-(3-磺酸丙基)吡啶鎓)(SPP)在Zn/ZnSO₄界面构建了亲锌的“缓蚀”掩膜。含SPP的Zn//Zn对称电池在20 mA h cm⁻²的高面积容量下实现了1300小时的长期循环。采用ZnSO₄-SPP电解质的Zn-I₂全电池在5 A g⁻¹条件下循环20,000次后仍能保持138.9 mA h g⁻¹的容量。

20000次循环仍保持138.9 mA h g⁻¹!深圳先进院/内大新发EES!

图1. 机制研究

总之,该工作通过宏观电化学方法与局部电化学分析技术的结合,本工作阐明了静态ZnSO₄溶液中锌的自发腐蚀行为及大量腐蚀微电池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锌的自发腐蚀会引发其自钝化,导致Zn₄SO₄(OH)₆·xH₂O钝化层的形成并覆盖锌表面。此外,电场会加速锌腐蚀,宏观和微观分析均证实了这一点。

此外,剥离过程中锌表面不均匀性会加剧,而在高电场条件下会诱发非均匀锌离子沉积及钝化膜的不均一性。为缓解腐蚀微电池效应,作者利用SPP在锌表面构建了亲锌的“缓蚀”掩膜,不仅能抑制腐蚀,还赋予锌表面优异的亲锌性,从而促进均匀致密的锌离子沉积。采用ZnSO₄-SPP电解质的Zn//Zn对称电池在1 mA cm⁻²和20 mA h cm⁻²条件下可实现1350小时的稳定循环。

与I₂阴极配对时,Zn-I₂全电池在5 A g⁻¹下循环20,000次后仍能保持138.9 mA h g⁻¹的容量且无衰减。因此,该工作为锌腐蚀与钝化的微观机制提供了深入见解,并为构建高性能AZIBs提供了有效策略。

20000次循环仍保持138.9 mA h g⁻¹!深圳先进院/内大新发EES!

图2. 电池性能

Insight into the corrosion microcell and passivation mechanisms of a Zn anode for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5 DOI: 10.1039/d5ee01719j

20000次循环仍保持138.9 mA h g⁻¹!深圳先进院/内大新发EES!

韩翠平 助理教授 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 主要围绕水系多价态离子电池开展研究,迄今发表SCI论文70余篇,h-index为51,论文总引用8500余次,论文包括Nat. Commun.、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ngew. Chem.等期刊。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深圳市自然科学二等奖、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新锐科学家、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圳市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

20000次循环仍保持138.9 mA h g⁻¹!深圳先进院/内大新发EES!

楠顶 研究员 内蒙古大学化工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碳纳米材料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在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等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申请中国专利38项,专著4部,教材2部,软件著作权4项,编制团体标准1项。主持国家及省部(自治区)级项目10多项。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团队带头人和个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政府科技特派员等。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2025年6月7日 下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7日 下午11: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