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杨维结/李昊ACS Catalysis:当前火热的双原子催化剂为何仍难以实现碳–碳偶联?
金属-氮-碳(M–N–C)双原子催化剂(DACs)由于其多个金属位点的存在,具有显著提高催化剂表面CO覆盖率的特性,因此一度被广泛视为将CO2电催化还原为多碳产物的理想催化剂。然而…
-
这篇Nature Materials有创意!解决了常识中看似矛盾的问题!
研究背景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胶带,会发现越强胶粘的胶带往往很难刮下来,粘合强度取决于裂缝如何在粘合界面上移动。通过抑制裂纹扩展,产生了强胶粘剂,但难以去除,而可重复使用的胶粘剂…
-
“杀疯了!”他,两天内连发Nature、Science!
Edward H. Sargent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科技部纳米技术分部主席,InVisage Technologies 创始人,Xagenic共同…
-
中山大学Adv. Sci.:轴向O配体调节Zn-N-C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显著提升ORR活性
氧还原反应(ORR)作为一种基本和关键的半反应,在多种绿色能量转换和存储设备(包括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中起着关键作用。Pt基材料被认为是高活性的电催化剂,可以提高ORR过程的…
-
唐智勇AM:p-CuSiO3/CuO高效电还原CO2制多碳产物
电化学CO2转化为增值多碳(C2+)化学品有望减少CO2排放和推进碳中和,但是由于C-C偶联催化剂上的活性位点有限,实现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仍然还面临挑战。 基于此,国家纳米科学技术…
-
北京大学郭少军等JACS:Pt-AC/Cr-N-C助力实际碱性HER
在导电载体上分散Pt原子团簇(ACs)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析氢反应(HER)中所需的Pt量,但是Pt ACs的催化质量活性和耐久性仍需提高,并且在稳定它们防止团…
-
北大&香港理工杨世和/黄勃龙Chem:确立高效乙醇生产模型
成果简介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杨世和教授及香港理工大学黄勃龙副教授(通讯作者)等人以Cu(OH)F 为前驱体通过一步脉冲电位转换法构建了由 F 稳定的 Cu(I) 外壳和 Cu(0…
-
创纪录的离子选择性!天津大学姜忠义,最新Nature子刊!
成果简介 三维(3D)离子共价有机框架(COF)膜有望打破离子电导率和离子选择性之间的权衡,但其还处于等待开发阶段。基于此,天津大学姜忠义教授(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利用双酸介导的界…
-
赵东元院士/李晓民教授,最新JACS!
虽然纳米生物的相互作用对决定纳米颗粒的体内命运至关重要,但之前研究纳米颗粒与生物的相互作用的工作主要是在静态状态下进行的,纳米颗粒的流体动力学对其遇到生物宿主的频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
温大/清华Angew.:协同Ni(Co)-Ru-P位点活化脱氢用于肼氧化辅助自供电产氢
氢气具有能量密度高、零碳排放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希望取代传统化石燃料的能源。值得注意的是,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生产高纯氢的策略。然而,阳极析氧反应(O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