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孙世刚/黄令/王崇太,最新Nature子刊!
为了防止副反应发生并保持锂金属负极的界面稳定性,必须在锂金属和电解质之间形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近年来,提高锂金属负极界面稳定性的有效策略主要集中在电解质设计方面。其中…
-
南开焦丽芳团队AFM:具有梯度亲钠性的3D Sb基超稳定金属钠负极复合材料框架
钠(Na)枝晶作为引发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已经制约了钠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其根本原因是由于Na金属负极的高活性,可不断诱导界面副反应和Na枝晶生长,导致容量迅速劣化,库仑效率低,甚…
-
赵金保/杨阳/李成超AEM:分子结构设计实现的高利用率和环境可持续的全有机水系锌离子电池
尽管具有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的优点,但水系锌有机电池的循环耐久性受到正极溶解和锌金属负极低库仑效率的阻碍。 在此,厦门大学赵金保教授、杨阳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李成超教授团队提出…
-
何向明/王莉/陈宗海Nano Energy:通过探测固态锂化演化合理合成高性能富镍层状氧化物正极
采用富镍层状氧化物正极的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实用能量密度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对这些材料的固相合成的反应路径和结构演变的基本理解,对于它们的合理设计和大规模生产的工艺开发至关重要。…
-
Nature:绘制高倍率电池应用期间的内部温度图
电动汽车需要较高的充电和放电率,从而也产生了潜在危险的温升。在制造过程后,锂离子电池是密闭的,这使得内部温度探测极具挑战性。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
-
新发现!莫一飞教授团队Nature子刊:从原子层级理解锂在固态界面处的结晶原理
研究背景 利用固态电解质(SE)解决目前困扰金属阳极的问题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向,其中固态锂金属电池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与SEs配对的锂阳极的电化学沉积行为与液态电解质配对的电化学…
-
周江教授AM:通过低氢亲和力和强键合实现长寿命电解Zn//MnO2电池的高质子抗性Zn-Pb负极
高能电解Zn//MnO2电池显示出电网规模储能的潜力,但酸性电解质引起的严重析氢腐蚀(HEC)会导致耐久性下降。 在此,中南大学周江教授团队通过简单的置换反应在Zn负极上构建了高度…
-
胡仁宗教授EES:富含SnF2和NO3的隔膜用于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直接超稳定界面
锂金属电池(LMBs)在储能方面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不可持续的寿命和由不均匀和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相(SEI)引发的不可控的枝晶生长。金属锂是一种理想的…
-
冯新亮团队,最新Angew.!
具有成本低、高安全性的新兴可充电铝电池(RABs)为下一代储能技术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选择。然而,RAB的发展受到了高性能正极材料的限制。 在此,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冯新亮院士团队通过4…
-
电池顶刊集锦:孙学良、何向明、黄建宇、禹习谦、侴术雷、焦丽芳、赵金保等最新成果!
1.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氧化铝基全固态钠金属电池中枝晶生长的形态动力学 具有陶瓷电解质和碱金属负极的全固态电池(ASSB)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