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陈琪/陈立桅Nature子刊:基于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长循环4.5V锂金属电池
得益于与电极形成亲密的界面接触,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是长循环锂金属电池(LMBs)的首选电解质。然而,具有易氧化的含氧极性基团的典型SPE表现出狭窄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ES…
-
刘志亮AM:功能化MOF作为单离子导电电解质实现高性能固态电池
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可充电化学储能材料,已经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出现。然而,低离子传导性和高界面阻抗仍然严重阻碍了基于MOFs的固态电解质(SSE)的应用。 图1…
-
崔屹教授,最新AM!
成果简介 利用Mn2+/MnO2氧化还原反应(ORR)的锰(Mn)基水系电池因其高理论比容量、高功率容量、低成本和与水基电解质的高安全性,而成为电网规模储能的有希望的选择。然而,这…
-
彭慧胜/孙浩,最新Angew.!
无阳极锂金属电池是追求高能密度电池的理想选择。然而,由于锂沉积不均匀,锂沉积与电解质之间存在严重的寄生反应导致的库伦效率低和稳定性差等问题阻碍了它们的大规模实际应用。 成果简介 为…
-
熊仕昭AM:界面缺陷对固态电解质电化学机械失效的作用
界面缺陷/缺陷中沉积锂产生的局部高应力场被认为是沉积锂负极附近裂纹萌发的主要原因。由于制造工艺和反复的沉积/剥离过程,固态电解质表面广泛存在空隙、杂质和高粗糙度等界面缺陷。 Li/…
-
上交重磅Science子刊:高功率燃料电池迎来曙光!
成果简介 全氟磺酸(PFSA)质子交换膜(PEM)是氢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一直以来,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Nafion全氟磺酸(PFSA)聚合物由于其全氟化的化学结构,具有较高的质子…
-
北化工刘栋AM:高强、高韧聚合物粘结剂使硅负极稳定运行1000次!
不良应力导致的差界面稳定性和循环性能不足阻碍了硅微粒(μSi)作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商业应用。 图1. 聚合物设计及作用示意 北京化工大学刘栋等通过将聚丙烯酸的刚…
-
明军/王立民AEM:不燃的全氟化电解液助力宽温、高压锂金属电池
高压锂金属电池由于其出色的能量密度(>400 Wh kg-1)而成为最有前景的储能技术。然而,传统碳酸酯基电解液在高电位正极的氧化分解、锂负极和电解液之间的有害反应以及不可控…
-
AM:基于两性离子COF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有机固态电解质为安全和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然而,设计一种新的策略来促进强离子对的解离和有机固态电解质中离子成分的传输仍然是一个挑战。 图1. 两性离子…
-
鲁兵安团队AM:选择性钾沉积实现超稳定、无枝晶钾金属电池
在电池金属负极(例如,碱金属Li、Na和K,或其他金属,如Ca、Mg、Zn、Al等)中,钾金属负极(PMA)由于钾的低成本和低氧化还原电位(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2.93V)而最具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