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电池顶刊集锦:陈忠伟、鲁兵安、官操、宋智平、王永刚、张乃庆、王新、赵光宇、孙海珠等成果
1. 西工大官操AEM:基于高容量梯度锌粉负极的柔性锌离子电池 基于锌粉的负极有望用于大规模生产柔性锌离子电池,但枝晶生长和副反应等缺点严重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图1 ZP-Grad…
-
天大孙洁团队Nano Letters:自清洁首层溶剂化鞘层用于稳定高镍正极电极电解质界面
在商用LiPF6-EC/DEC电解质中,EC脱氢产生的质子物种将进一步与LiPF6反应,在正极表面生成不利的PF3O与LixPyFz物种。通常引入电解质添加剂在正极表面生成保护性正…
-
杜菲/姚诗余EES:超共形化学机械稳定正极界面用于宽温高能全固态电池
富镍层状氧化物的全固态锂电池(ASSLB)存在固-固界面问题,尤其是在正极侧,从而导致界面传输恶化和性能快速退化。 在此,吉林大学杜菲教授、姚诗余副教授等人报告了一种变革性的机械策…
-
AM:二维非晶硒化铁硫化物纳米片用于稳定快速钠离子存储
钠离子电池(SIB)由于钠离子的离子半径相对较大,因此电极体积变化大,氧化还原动力学缓慢,这对提高其长期循环性和倍率性能提出了巨大挑战。 在此,国际伊比利亚纳米技术实验室 (INL…
-
崔光磊/张焕瑞ACS Energy Lett.:双网络电极粘合剂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锂硫(Li-S)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而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下一代储能设备之一。然而,在实际应用之前,S正极的巨大体积变化和循环过程中的多硫化物穿梭造成的快速容量衰减问题仍有待有效解…
-
华东师大刘少华EES:四电子转换能力的三元水合共晶电解质助力先进Zn-I2全电池
目前,基于单一转化反应(I2/I−)的Zn-I2电池的能量密度和输出电压仍不够理想,从而严重阻碍了其快速发展。 在此,华东师范大学刘少华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电解质设计策略,将低…
-
同济大学罗巍AFM:提高截止电压,实现4.6V锂金属电池更好的性能
可充锂离子电池(LIBs)在当今社会无处不在,在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正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研究挑战。锂金属是一种高容量的负极,但…
-
电池顶刊集锦:成会明、鲁兵安、程方益、何冠杰、陈亚楠、胡勇胜、杨成浩、熊仕昭等成果
1. Advanced Materials :超高循环容量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可充电锌空气电池 传统的两电极锌空气电池(C-RZAB)面临两个主要问题:(1)空气电极中催化剂的氧还原(…
-
赵玉峰教授AM:锌原子掺杂硬碳实现高倍率和低温钠离子电池
硬碳(HC)作为钠离子电池(SIBs)最商业化的负极材料之一,必须解决倍率性能与比容量或初始库伦效率(ICE)之间的平衡,而对低温下的快充性能下降(LT)的了解仍知之甚少。 在此,…
-
杨勇/龚正良EES:全固态电池中界面反应的特性和抑制策略
固态锂电池由于其高安全性和高理论能量密度而成为有前景的储能设备。然而,固态电解质和正极之间严重的界面反应使电池性能恶化,阻碍了其长期循环能力的实现。界面层的隐藏性对实现对基本界面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