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华科大孙永明Nature子刊:反应-钝化机制驱动材料分离,实现废旧锂离子电池的便捷回收
开发废锂离子电池(LIB)中正极材料的有效回收策略是非常可取的,但仍然存在重大挑战,其中铝箔和正极活性材料层的便捷分离是重要的第一步。 图1 反应钝化驱动的铝箔和活性材料层分离示意…
-
Nature Materials:前所未有!固态电解质临界电流密度达到100 mA/cm2!
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开发一直受到锂金属沉积/剥离速率以及在实用电流密度下形成枝晶短路趋势的限制。 图1 不同结构内部的锂金属沉积和剥离示意图 马里兰大学Eric D. Wachsman…
-
清华大学邱新平教授团队ACS Nano:调整类Li2MnO3畴尺寸和表面结构,实现高度稳定的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
富锂层状氧化物(LLOs)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低成本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电正极材料。然而,由于类Li2MnO3畴的聚集和表面结构不稳定,LLOs在循环过程中容量和电压衰…
-
AEM:紫精水热合成和结构-性能关系用于优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水性有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AORFB)是一种新兴技术,用于采用可持续材料原料的防火安全电网储能系统。然而,设计具有所需溶解度、粘度、渗透性、形式电位、动力学和稳定性的有机氧化还原分…
-
四单位联合JACS:固体电解质界面的选择性离子传输
先进充电电池中的固态电解质界面层(SEIs)通过隔离电子,同时允许工作离子的传输,确保电极在超出电解质热力学稳定极限的极端电位下发生可逆反应。此外,电池膜还能根据外部刺激(如电、化…
-
杨全红/杨春鹏Nature子刊:水性凝胶电解质生产释气电解质补充Ah规模的锌金属软包电池
水系锌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低成本而成为电网规模储能的理想选择。然而,大规格水系锌电池的生产受到电解液消耗、析氢以及锌枝晶生长的阻碍。 在此,天津大学杨全红&杨春鹏教授团队设计…
-
电池顶刊集锦:崔光磊、吴凡、忻获麟、刘永畅、朱才镇、田雷、谭华桥、李阳光、张江威等成果!
1. 三单位ACS Energy Lett.:阴离子整流聚合物电解质助力高可逆镁金属电池 可充镁电池(RMB)已成为一种安全、经济、高能量的传统电池替代品。然而,其实际应用主要受到…
-
蒋建兵Nature子刊:高电压高能无膜非水锂基有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开发
锂基非水氧化还原液流电池(LRFB)具有更高的工作电压和理论能量密度,有望成为传统水性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替代系统。然而,离子选择性膜的使用限制了LRFB的大规模适用性。 在此,美国…
-
孙学良/王建涛ACS Energy Letters:快速原位交联聚环氧丁烷电解质界面实现卤化物基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基于卤化物的固态卤化物电解质(SSE)具有超离子导电性、与高压正极直接兼容以及可规模化生产等特点被视为下一代全固态电池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卤化物 SSE 与锂金属负极之间的不兼容…
-
电池顶刊集锦:王治宇、黄富强、姚亚刚、逯乐慧、杜丽、罗巍、刘述梅、Jang Wook Choi等成果!
1.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电极电导率对电解质界面结构的影响及其对Na0/+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电极/液体电解质界面处的分子和离子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