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忻获麟Angew.:单锂离子导电聚电解质,助力锂金属电池4500次循环!
单锂离子导电聚电解质(SICs)具有沿其主链共价连接的反阴离子的特点,可通过降低浓度极化和防止盐耗竭来减轻枝晶的形成。然而,由于它们的低离子电导率和复杂的合成过程,在锂金属负极电池…
-
物理所吴凡AEM: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结合时的热稳定性探讨
全固态电池(ASSB)被公认为最有前景的高能量密度系统/技术之一。然而,固态电解质(SE)仍然存在由高活性材料引起的热安全问题。目前,有关SE系统在高温下的热行为和热稳定性的基本机…
-
崔光磊/张波涛/周新红ACS Energy Lett.:阴离子整流聚合物电解质助力高可逆镁金属电池
可充镁电池(RMB)已成为一种安全、经济、高能量的传统电池替代品。然而,其实际应用主要受到阴离子引发的镁金属负极界面副反应所导致的严重镁钝化的困扰。 图1 材料制备及表征 中科院青…
-
朱才镇/田雷AM:原位固化聚合物电解质实现高性能固态锂金属电池
通过原位固化环醚构建的固态锂金属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固态电池的关键策略。然而,线性聚醚较差的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和严重的界面反应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图1 原位…
-
卧龙岗大学Adv. Sci.:PEO为SiO2纳米粒子提供桥接,获得抗冲击剪切增稠电解质
剪切增稠电解质(STE)的开发被证明是寻求抗冲击锂离子电池(LIBs)的关键。然而,由于需要高填充物含量,电解质的粘度高、稳定性差,至今仍阻碍着它的进展。 图1 分散体的流变特性 …
-
崔光磊团队AM: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的电极间讨论
固态锂金属电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潜在的特性安全性而被确定为电动汽车行业的战略研究方向。然而,固体材料固有的机械性能导致电极和电解质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电化学机械故障;…
-
王治宇教授AM:通过补锂耦合界面工程实现的长寿命准固态无负极电池
为了促进高性能无负极锂金属电池(AFLMBs)的发展,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补锂材料。 在此,大连理工大学王治宇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可实现长循环寿命准固态无负极电池的补锂耦合界面工程策略…
-
刘永畅ACS Energy Lett.:多电子反应和低应变的钠离子电池NASICON正极
钠离子导体(NASICON)型磷酸盐因其三维开放框架有利于Na+扩散而作为钠离子电池(SIBs)正极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其能量密度一般,并且容量衰减较快。 图1 材料表征 北京科技大…
-
谭华桥/李阳光/张江威AFM:三维共价聚氧化钒酸有机框架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
聚氧化金属酸盐(POMs)作为一类独特的具有优异多电子氧化还原特性和定义明确的金属氧化物团簇,在能量存储和转换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要实现其高度均匀稳定的单分散性仍具有挑战性。 图…
-
首尔大学EES:富镍正极退化对锂电存储性能的影响
电池在其使用寿命期间会经历主动循环和长期闲置存储两种情况。虽然人们已经对循环引起的退化机制和相应的缓解策略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在没有循环的情况下,存储所产生的独特影响却在很大程度上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