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电池顶刊集锦:陈忠伟、杨全红、孙大林、吴曙星、陈远富、姜建壮、梁骥等最新成果!
1. 孙大林/宋云/王飞/方方AFM:基于无机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能否触发电容行为? 最近对基于无机固态电解质(ISEs)的全固态电池(ASSBs)的研究已经将能量密度提高到了一个更…
-
Nature子刊:适用于45种元素任意组合的材料发现的通用神经网络势
计算材料的发现由于其探索化学系统广阔空间的能力而受到广泛研究,神经网络势(NNP)已被证明在为此类目的进行原子模拟时特别有效。然而,现有的NNP 通常是为狭窄的目标材料设计的,这使…
-
乔羽/郑建明/王雪锋ACS Energy Letters:微量添加剂在4.6 V以上稳定LCO!
提高正极(如LiCoO2)的充电截止电压是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但关键挑战在于结构扭曲和CEI不稳定所引发的威胁。目前,稳定CEI策略的通常是牺牲其他电解液成…
-
加州大学刘平ACS Energy Letters:离子传输在高面容量锂电池失效中的作用
电解液研究的最新进展大大提高了锂金属电池(LMB)的循环寿命,但通常低于中等面积容量。因此,当前的设计原则压倒性地强调降低电解液对锂的反应性。 在此,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刘平教…
-
港大梁耀彰/潘文鼎ACS Energy Lett.: 盐包水电解液实现高压可逆水系镁电池!
可充电镁(Mg)电池是一种有前途的“后锂离子”电池技术,但Mg的钝化特性(特别是水溶液中)严重阻碍了其发展。由于其可逆性的迅速降低,Mg负极在水溶液中的应用一直被忽视,大多数研究人…
-
北航李典森AFM: 硒掺杂+铜集流体氧化还原实现硒电极中钠的高效存储
硒(Se)具有高比容、高电子和优异的动力学特性,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电极材料。然而,聚硒化物的溶剂化和穿梭效应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 在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典森研究员等人…
-
8篇电池顶刊:杨全红、陆俊、车仁超、黄建宇、梁耀彰、刘平、李典森、乔羽等成果集锦!
1. 杨全红/陶莹AEM: 离散石墨微晶实现钾离子电池中的高速离子插层 石墨为商用锂离子电池铺平了道路,并且由于其低充放电平台而显示出作为高能钾离子电池(PIB)负极的巨大潜力。然…
-
周豪慎/曹鑫最新Angew:单晶高镍三元材料高压稳定性机理探究
为了适应未来的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开发具有长循环寿命和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具有较高容量的高镍正极材料被给予了巨大的希望。然而传统的多晶高镍材料一般在高压…
-
华中农大叶欢/曹菲菲AM:自适应保护层增强富镍层状正极循环稳定性!
层状富镍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其高比容量而成为有前途的电池正极,但由于二次颗粒的晶间裂纹导致其循环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表面工程是提高正极循环稳定性的有效策略,但大多数报道的表面…
-
周光敏AFM:弯曲1000次后仍保持96%容量,高安全柔性锂硫电池!
采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固态锂硫(Li-S)电池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与液态电解质相比,其安全性更高,与陶瓷电解质相比,其界面电阻更低。然而,除了其不尽人意的锂离子传导性和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