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胡勇胜/刘宾元/容晓晖Nature子刊: 合理设计拓扑聚合物电解质实现高压全固态电池!
聚环氧乙烷(PEO)基固态电解质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锂和钠金属电池的有希望候选者,但包括低抗氧化性和阳离子迁移数在内的几个挑战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图1. 这项工作的设计原则 在此,中…
-
戴胜教授AEM: 新型锂电负极Mo1.5W1.5Nb14O44的快充性能研究
Wadsley-Roth相铌酸盐是很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其固有的绝缘特性而导致的低电导率问题仍然限制了其倍率性能。 在此,美国田纳西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戴胜教授等人首次…
-
侴术雷/曹余良等AEM: 亲钠Mg晶种+NaF保护层协同稳定Na负极!
钠金属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低氧化还原电位和便宜的材料价格而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设备的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钠金属负极通常表现出臭名昭著的问题,包括界面逐渐变厚导致钠流失和钠金属枝晶生…
-
AM:100.0 mA/cm2稳定循环3万次!超稳定锌负极!
资源丰富的金属(例如锌)电池具有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内在优势。然而,它们的实际可行性受到金属负极不良可逆性的阻碍,这通常是由不可控的枝晶扩大引起的。尽管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完全防止…
-
杨全红/张辰AM:调整锌离子溶剂化化学实现稳定的水系锌阳极!
改变水合锌离子的溶剂化鞘层是稳定锌负极以获得实用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有效策略。然而,与合理设计相关的关键点仍不清楚,包括溶剂分子的性质如何内在地调节Zn离子的溶剂化结构。 天津大学杨全…
-
AEM:机器学习+DFT立功!Al掺杂抑制锂电层状正极容量/电压衰减!
由于不可逆的结构不稳定性,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如锂过量的层状氧化物)中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会出现电压/容量衰减。 在此,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UNIST)Kwang S. Kim、忠…
-
广工大吴曙星AFM:提升硅基负极首效的通用策略,采用预锂化PAA粘结剂!
硅(Si)基负极的低初始库仑效率(ICE)和循环寿命不足严重阻碍了它们最终被引入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 广东工业大学吴曙星等提出了一种基于聚丙烯酸(LixPAA)的…
-
复旦AFM:基于无机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能否触发电容行为?
最近对基于无机固态电解质(ISEs)的全固态电池(ASSBs)的研究已经将能量密度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然而,它的商业化仍然被许多内在的限制所延迟,其中快速充电能力没有被充分提及…
-
杨全红/张俊/钟李祥AEM:揭示决定硬碳负极不同锂/钠/钾存储机制的关键原子相互作用!
硬碳已被确定为锂/钠/钾离子电池的竞争性负极,但它们的锂/钠/钾离子存储机制在不同电池中存在显著差异。了解差异背后的基础科学至关重要。 天津大学杨全红、张俊、北京理工大学钟李祥等通…
-
陈忠伟院士AM:柔性准固态电解质助力锂金属电池3000次稳定循环!
为柔性锂金属电池构建稳健的(准)固态电解质是可取的,但却极具挑战性。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陈忠伟院士等报告了一种用于超长寿命锂金属电池(LMB)的具有“树干”设计的新型柔性且坚固的准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