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清华张跃钢AFM: 聚合物基全固态锂硫电池的机理研究
尽管在全固态锂/硫 (ASSLS) 电池中使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SPE) 是获得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电源的有前途的方法,但 SPE-ASSLS电池的实际性能仍落后于传统的使用液体醚…
-
唐武/樊聪/高剑EnSM: 使用小分子有机正极的超稳定、超长寿命和超高倍率的钠离子电池
目前,钠离子电池 (SIBs) 的正极材料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机正极。除了普鲁士蓝类似物以外,还包括层状和聚阴离子结构的氧化物正极,此外还有低成本、环境可持续性和可回收性的有机氧化还原…
-
刘天西/缪月娥EnSM: 氧官能化多孔框架上的可调电场分布触发的柔性锂硫全电池的多尺度均匀锂调控
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的锂硫(Li-S)电池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储能系统。尽管如此,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同时实现无枝晶锂金属负极和稳定的硫正极,这也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为了…
-
郑大付永柱/郭玮JACS: 用于改善可充电锂硫电池界面化学的异构有机二硫醇添加剂
锂硫(Li-S)电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能量。然而,它们的性能受到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和锂负极界面的不稳定性的困扰,使用电解质添加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 在此,郑州大学付永柱教授、…
-
广工大ACS Energy Lett.: Ni/Mn和Al双浓度梯度减轻富锂层状正极的电压衰减和容量衰减
富锂层状氧化物 (LLO) 成为解决电动汽车续航问题的最有前途的正极之一,因为它们可提供超过 250 mAh g-1的超高容量,使得构建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成为可能。然而多年…
-
郑洪河/黄云辉AM:电解液设计实现具有定制电极-电解质界面的高安全性和高性能硅负极
硅(Si)负极因具有高理论容量(4200 mAh g-1)、合适的工作电压(< 0.4 V vs Li/Li+)和地球丰度方面有利于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然而,随着循环会出现…
-
王春生/范修林Chem. Soc. Rev.:锂电池高压电解液:进展与展望
自锂离子电池(LIBs)问世以来,能量密度增加了两倍,这主要归功于电极容量的增加。现在,由于电解液的稳定性限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的容量正在接近极限。为进一步提高LIBs的能量密度…
-
索鎏敏/陈立泉AM:低密度氟化硅烷溶剂提高深循环锂硫电池的使用寿命
锂金属负极(LMA)在高利用率的深循环中的不稳定性是开发锂金属电池的关键障碍,这导致锂库存和电解液需求过多。这个问题在容量型锂硫(Li-S)电池中变得更加严重。高浓度或局部高浓度电…
-
崔光磊/陈立宝等Small Methods:用于可充电池研究的同步辐射 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了解在电池工作条件下,不断演化的电极材料在其固有3D状态下的复杂相互作用对于推进可充电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能够在电池运行之前/期间/之后对各种电…
-
武利民/陈敏Small:花状MoS2−x纳米片协同具有高效电催化位点的空心碳球实现先进钠硫电池
室温钠硫(RT-Na/S)电池是最有前景的低成本储能技术之一。然而,RT-Na/S电池的应用目前受到严重的穿梭效应和体积膨胀的阻碍,这限制了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 复旦大学武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