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东油/扬大/中科大Small:用于高效无受体脱氢偶联反应的多相单原子钴催化剂
对单原子催化剂(SACs)中金属活性位点的基本了解对于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 基于此,东北石油大学李智君教授,扬州大学王洋副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徐倩研究员(共同通讯…
-
ACS Catalysis:在具有氧缺陷的Co3O4上原位固定原子分散钌以实现高效的析氧
可持续的能源转换和储存技术,如电催化电解水和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被认为是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改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有希望的途径。然而,这些基于能量的技术受到动力学缓慢的…
-
吴宇恩/余振强,最新Angew.!
钌(Ru)纳米颗粒表面电荷重分布,对电催化析氢反应(HER)活性有显著影响。基于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宇恩教授和深圳大学余振强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通过一步热解法成功制备…
-
三单位联合Nano Res.:Operando重构诱导的Co基光催化CO2还原活性和选择性
诱导催化位点结构重构的氧原子配位被识别和识别不明确,与准确地揭示动态催化过程中的机理有关。 基于此,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赵惠军教授、华北电力大学付东教授和赵昆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M…
-
Nature子刊:Cu-Ag界面诱导的弱CO结合位点,促进CO电还原成多碳液体产物
在CO还原反应(CORR)研究中,已经证明铜基催化剂能够将CO转化为由气态乙烯和液态C2+产物混合而成的高价值多碳产物。研究人员做出许多努力致力于改善C2+产品的形成,包括Cu晶面…
-
计算+实验顶刊集锦:李灿、王双印、郭少军、吴宇恩、赵川等人计算成果
1. Adv. Mater.:Cu单原子和Cu簇的动态重构助力电催化合成尿素 二氧化碳(CO2)和硝酸盐之间的电催化C-N耦合的出现,满足了碳足迹关闭、废物稳定化和尿素可持续生产的…
-
俞和胜/谭中超Small: 微波辅助Ti取代Zr,制备壳核结构(Zr/Ti) UiO-66-NH2光催化去除NO
近年来,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去除NO技术因其可持续性和成本效益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如g-C3N4、Bi2WO6和BiVO4等通常由于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复合和…
-
北大ACS Catalysis:Ni2P催化剂的多中心协同作用用于增强电化学CO2还原中的C-C偶联
近年来人们对可再生电力驱动的二氧化碳(CO2)电还原的兴趣与日俱增,这就要求在催化剂设计中采取有效的策略。 基于此,北京大学潘锋教授,李舜宁副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对具有代表性…
-
同济/华工Nano Letters:调控金属-氧键进而提高催化剂的氧反应动力学
空气电极的析氧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的缓慢动力学显著阻碍了高性能锌-空气电池(ZABs)的发展。在各种先进的空气电极催化剂中,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因其价格低廉、…
-
汪思波/楼雄文,最新AEM!
成果简介 二氧化碳(CO2)激活和载流子分离/迁移的精细调控具有挑战性,提高CO2的光还原效率势在必行。 在此,福州大学汪思波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楼雄文教授等人通过在中空Co9S8多…
-
上交/华师/上应大Small:嵌入Ru团簇/单原子的LaMO促进固氮并实现超高氨产率
对比Haber-Bosch法,电催化氮还原反应(ENRR)可以消耗更少的能量和更少的CO2排放。 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庄小东研究员和王富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鹏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
-
天大/南开Angew.:Al掺杂NiFe系统实现高效全水解
“氢经济”使得从过度依赖化石燃料过渡到应用可再生能源体系,从而使氢在可持续能源的未来中发挥主导作用。电化学全解水是生产纯氢燃料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是缺乏既可…
-
彭尚龙/马飞Carbon Energy: Pt负载量低至0.21 wt‰!g-C3N4上超低的Pt用于电化学H2O2生产
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环境友善氧化剂,H2O2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废水处理、有机合成处理、生物医学利用等。然而,蒽醌法制H2O2过程复杂、操作成本高,以及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如何利用经济…
-
河工大AFM:Cu团簇和Cu-S1N3位点协同作用诱导的电子态调控促进电催化性能
精确的配位环境操纵和界面电子再分配是调节电子构型和中间体吸附行为的重要策略,而由于缺乏催化剂平台,复杂的协同效应尚未实现。 基于此,河北工业大学张鲁华副教授,于丰收副教授(共同通讯…
-
他,第18篇AM!
成果简介 催化金属位点局部电子结构和微环境的调控在电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但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海龙教授团队提出了将具有富电子态的PdCu纳米颗粒封装到磺酸盐功…
-
Nature子刊:Pd/Nb2C助力炔烃半加氢反应
二维(2D)金属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足够的不饱和金属原子、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应变,在多相催化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纳米颗粒中强烈的金属键结合加剧了金属烯几何结构可控调控的难度。在…
-
华盛顿州立大学AM:磷调制对Fe SACs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Fe-N-C单原子催化剂(SACs)表现出优异的类过氧化物酶(POD)催化活性,由于其在碳底物上具有明确的孤立Fe活性位点,有效地模拟了天然过氧化物酶的Fe-Nx活性位点结构。为进…
-
AFM:酸性!碱性!调控表面密度的金属纳米团簇能实现高效全水解!
提高过渡金属(TMs)催化剂的原子利用率和提高其催化稳定性是实现化学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化的关键。单原子催化剂(SACs)具有最大的原子利用效率和可调控的配位环境,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研…
-
崔志明ACS Energy Letters: 调节组分,增强性能:组分可调的Co3-xFexMo3N用于高效电催化析氧
析氧反应(OER)是许多储能和转换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半反应,包括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和电化学水分解反应。然而,四电子转移过程引起的OER动力学缓慢,阻碍了这些电化学器件的发展。Ir/…
-
济大/物理所AEM:用于将CO2还原为甲酸的SnO2/Cu6Sn5/CuO电催化剂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是高效利用排放的CO2的一种可行策略。基于此,济南大学周伟家教授,刘宏教授,李晓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谷林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等人通过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