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吴壮志/王梁炳Appl. Catal. B.:P-掺杂S空位的MoS2助力电催化N2还原为NH3
电催化N2还原反应(NRR)是以可持续的方式将N2转化为NH3,以取代能源密集型Haber-Bosch工艺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由于MoS2基电催化剂在生物固氮酶中与活性MoFe-c…
-
浙大侯阳AFM: 高电流密度下动态质子转移加速电化学CO2还原
在CO2还原反应(CO2RR)的宽电位窗口中开发具有高活性和优异选择性的单原子电催化剂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浙江大学侯阳团队通过合成后配位偶联碳化策略,制备了一种多孔Ni-N-C…
-
今日Nature:第一次以这种方式获得!相关领域长文今年第7篇!
石墨烯和MoS2等不同二维(2D)结构的精确叠加,使得二维材料领域焕发新活力,在它们的界面上展现了奇异的现象。这些独特的界面,通常是使用力学或基于沉积的方法,构建一个单分子层的异质…
-
北大马丁团队,同一顶刊一周一篇!
导师简介 马丁教授,2005-2007,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2009,研究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
-
催化顶刊集锦:AFM、Appl. Catal. B.、Small、EnSM、Chem. Eng. J.等最新成果
1. Appl. Catal. B.: 超高密度Co-N2C单原子活性位点促进光催化CO2为甲醇 钴基光催化剂将CO2还原为有价值的产物(如甲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实现其高…
-
催化顶刊集锦:ACS Catalysis、Small、Nano Energy、NML、Appl. Catal. B.等成果
1. ACS Catal.: “距离亲密度”多功能催化剂直接将CO2转化为乙醇 过量的CO2排放引起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海洋酸化和气候变化等。通过水光/电解提供的H2将C…
-
循环一万圈!李先锋/郑琼/唐永福在钠电负极取得进展
继锂离子电池后,钠离子电池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7月29日,宁德时代用一场10分钟的线上发布会,为我们揭开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神秘面纱”。宁德时代研发的钠离子电池能够实现“电芯…
-
催化日报||8篇顶刊:AM、AFM、Small、Small Methods、Appl. Catal. B.等成果
1. AM: 用于水分解的扭曲gC3N4双层中的超快层间电荷分离、增强的可见光吸收和可调过电位 由二维范德华层状结构形成的莫尔超晶格及其应用中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文献中虽然报道了…
-
吕建国/何庆刚/吕斌Appl. Catal. B.: 钴掺杂碱性磷酸铁作为长寿命和高功率密度可充电锌空气电池的双功能电催化剂
设计高效、循环稳定的空气阴极对于可充电锌-空气电池(ZABs)的发展至关重要。 浙江大学吕建国、何庆刚和吕斌等开发了一种通过新型水油两相水热法合成的微球型钴掺杂 Fe5(PO4)4…
-
国内两大团队顶刊报道!铁单原子催化剂最新研究进展
在2021年9月14日,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IF=19.503)和Nature Communications(IF=14.919)…
-
郭再萍教授EES,新策略使锌沉积电流高达30 mA cm-2
大规模储存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挥着关键作用以更清洁和可持续的方式使我们的经济脱碳。锂离子电池(LIBs)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储能系统,但众所周知的安全问题、高成本、由于有机电解…
-
知乎热议||读博的压力究竟有多大?看完,你还会选择读博吗?
@毛羽立 读博的时候特别容易诱发一种很可怕的“那个劲儿”。 “那个劲儿”来了,整个人就五脊六兽,别人看着以为你心态良好,其实你内心慌如傻狗。 每次死线临近却写不出东西,我就开始玩w…
-
Nature:实验不可重复?你需要知道这五个关键点
有效分享实验方法对于确保其他人可以重复实验结果至关重要,一方面关系到你的学术声誉,很多学者因为别人重复不出来他的实验而被吐槽,另一方面可重复的实验也可以促进科学的进步,推动领域的发…
-
创纪录!半年内2篇Nature,4天后再发AFM!
让梦想照进现实,你是否还在忍受手机没电却又不想带充电宝的苦恼?最新Nature研究证明通过身上的衣服,就可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这项研究就来自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领衔的科研…
-
方峰/霍文燚Chem. Eng. J.:CoNiCuMnAl@C高熵合金用于碱性电催化OER
高熵合金(HEA)基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被作为水电解中的可行催化剂。然而,高效且稳健的高熵催化剂的合成仍然是一个挑战。 因此,东南大学方峰、南京林业大学霍文燚等报道了一种由多金属的金…
-
杨朋举Appl. Catal. B.:富含氧空位的Co3O4用于光催化CO2还原
在金属氧化物中引入氧空位(OVs)已被证明是促进CO2活化的有力手段。然而,目前缺乏有效的OVs植入方法阻碍了高活性CO2还原催化剂的合理设计。 因此,山西大学杨朋举团队报道了一种…
-
ACS Catal.:分子质子介体增强单层MoS2的电催化HER活性
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TMD)中活性位点的配置和局部环境可以显着改变它们对析氢反应(HER)的电催化活性。 因此,哥伦比亚大学Daniel V. Esposito、Daniel V.…
-
刘彬/陈虹宇Nano Lett.:双金属电子效应的原位精确调控用于增强ORR催化性能
通过移动d带中心来调整中间产物的吸附能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策略来调控金属催化剂的ORR反应活性。 因此,南洋理工大学刘彬、南京工业大学陈虹宇等人报道了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循环伏安法(CV…
-
中国海洋大学Mater. Today Energy:级次孔双碳电催化剂实现高效氧还原
第一作者:盖慧玉,薛松 通讯作者:黄明华,江河清 通讯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研究背景 考虑到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有限的化石燃料储量,先进的可再生能源转…
-
清华大学,再发Nature:像风一样自由
大量分布的小型化无线电子设备,可能构成了未来环境监测、人口监测、疾病管理和其他需要覆盖广阔空间尺度的应用系统的基础。因此,为这些网络组件制定可行的飞行方案势在必行。 在此,来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