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Science子刊:Pt电解质界面上氧吸附与氧还原反应活性的直接关系
铂(Pt)催化剂催化的氧还原反应(ORR)在燃料电池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对反应机制的理解不完整,实验中相对ORR活性的定量预测,在1到50倍的范围内仍然具有挑战性,并且缺乏计算工具…
-
Nano Letters:无序层介导的反向金属氧化物相互作用增强光催化水分解
在非均相催化剂中,金属-氧化物的相互作用是自发发生的,但是通常以不希望的方式发生,并导致金属纳米颗粒的氧化。虽然操纵这种相互作用可以产生高活性的金属纳米颗粒表面,进而保证最佳的催化…
-
Nano Letters:TiO2薄膜中电场诱导导电通道促进光催化CO2化转化为CO
氧化物半导体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引入氧空位是提高其光催化效率的有效策略。然而,块体中的氧空位往往充当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中心,加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 基于此,南京大学周勇教授和D…
-
UT Austin刘远越课题组JACS:终于把ORR选择性搞清楚啦!
成果介绍 氧还原反应(ORR)是许多清洁能源转化装置的关键电化学反应。该反应从一个常见的反应中间体*-O-OH开始,此后ORR分为两种机制,通过打破*-O键生成过氧化氢(H2O2)…
-
厉害!楼雄文教授发表第69篇Angew!
成果介绍 制备高性能HER电催化剂是电解水装置绿色制氢技术的关键。南洋理工大学的楼雄文教授课题组采用金属-有机骨架(MOF)辅助热解-置换-重组的方法,在多孔N掺杂碳纳米管(NCN…
-
最新催化汇总:3篇Angew.、2篇JACS、2篇Nano Lett.和1篇Science子刊
本文选取了催化领域的最新的优质成果进行汇总,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供大家了解和学习。 01 Angew. Chem. Int. Ed.:100%选择性!沸石型膜反应器助力高选择性催化…
-
奇思妙想!那些登上了Advanced系列杂志封面的优秀论文(6月第2期)
解说头版文章 品味智慧之光 纵使揽胜四方 我自封面大赏 ——编者 6月第2期《封面大赏》专栏收录2021年6月第2周Advanced材料科学类顶刊上发表的关于能源转化与存储的封面文…
-
复旦夏永姚教授等AFM:-40至60°C全气候下工作的全铁基钠离子电池!
研究背景 近年来,由于地壳中含有丰富的钠以及与商业化锂离子电池(LIB)类似的工作原理,钠离子电池(SIB)在大规模储能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目前已有多种正极材料,如层状过渡金属氧…
-
迄今已发94000余篇,这个催化领域仍热度不减!中科院过程所/苏大最新研究
领域简介 如今,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碳(CO2)在大气中含量的急剧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原因。温室效应的直接表现就是平均温度上升,…
-
最好的毕业礼物!化学史留名,首位用自己姓名命名一类质子酸的上科大博士生
成果简介 化学工作者的浪漫,大概就是用自己的姓氏命名一类分子。 2021年5月10日,上海科技大学李智课题组在ACS Catalysis发表一篇文章1,标题为‘Bis(μ-oxo)…
-
H因子103,五年拿下33篇NS子刊的华人学者,他是谁?
人物简介 黄劲松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教授。黄劲松是钙钛矿材料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探测器、射线探测器及X射线成像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被Times Hig…
-
最新Nature:四院院士和Materials Today主编联手挑战经典!
受限于二维 (2D) 几何结构,二维材料中的裂纹在室温下具有最小塑性的脆性行为。脆性裂纹通常由表面的应力集中点引起,因此表面弹性特性可以调节裂纹的发生。断裂不仅仅是解理:当晶体被解…
-
今日Nature重磅:吹一口CO2,提升100倍导电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目前已经实现了高达25.5%的功率转换效率,接近硅电池的最高效率。 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夹在吸收层和电极之间的电荷提取层通常是掺杂的有机半导体。当前,spiro-…
-
张涛院士团队Nature子刊:单原子&三、四、五配位,谁的催化性能更强?
成果简介 单原子催化剂(SACs)以其明确的活性位点结构和最大的金属原子利用率而成为多相催化研究的前沿领域。然而,SACs在实际过程的应用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
-
Nature Chemistry:传统就是用来打破的!基于Pd的异向重排
成果简介 弱碳-金属键结合碳-碳键的动力学惰性,使得金属催化的碳-碳键活化,具有很高的挑战性。目前,大多数报道的C-C键激活方法,涉及小环的应变释放裂解,以弥补与C-C键裂解相关的…
-
沸石又发Science!
沸石是布朗斯特或路易斯酸性微孔网硅酸盐,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的吸附、分离和催化。在最经典的情况下,酸性是通过用3+形式电荷替换金属阳离子来引入的。据推测,沸石孔隙中电荷和偶极子的接近…
-
最新Nature:创造历史纪录,单层MoS2再次登顶!
金属-半导体界面的电接触电阻已成为半导体行业中越来越关键但尚未解决的问题,它阻碍了电子设备的最终规模化和性能。产生这种电阻的主要原因是在金属电极和半导体之间形成的能量势垒(肖特基势…
-
Nature子刊:原子尺度设计材料!这项别出心裁的技术给了曙光
背景介绍 自从纳米技术的概念提出以来,设备小型化一直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纳米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摩尔定律的发展,摩尔定律呈指数增长,导致现在半导体微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成倍增长,而…
-
中科大&港理工等Nature子刊:高电流密度、稳定时间800h!IrW基电催化剂助力酸性OER
研究背景 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槽具有电流密度高、电压效率高、气体纯度高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和储存。然而,PEM水电解槽在制氢中的大规模应用受…
-
殷安翔&司锐&王博Nature子刊:经典负载热点!SAs/MOF实现高效催化CO2RR和ORR
背景介绍 在自然界中,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和缓慢的地球化学石化过程储存在化石燃料中。虽然无机光伏器件可以实现20%以上的太阳能光电转换率,但是能够将永久性气体(CO2、O2等)固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