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王连洲Nature子刊: 正极外延生长原子薄层实现稳定的锂离子电池循环
锂基电池正极活性材料中过渡金属的溶解是限制其循环寿命的关键因素。尽管已经提出了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该有害过程仍未被克服。 为此,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王连洲教授、Tobias…
-
魏英进/连如乾EnSM: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了解可充电镁离子电池
镁离子电池(MIB)由于其高容量、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的特性而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Mg2+的强烈极化和缓慢的扩散动力学严重阻碍了MIBs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提出了许多基于第…
-
王成新/雷丹妮EnSM:原位形成纳米锂铝合金负极实现高能锂金属电池!
可充电锂金属电池(LMB)的实际应用受到锂沉积不均匀和无限副反应的限制。在实际场景中,电池温度升高可能会加剧副反应并显著降低电池效率。 为此,中山大学王成新教授、雷丹妮副教授等人报…
-
南方科技大学徐保民教授团队招聘博士后及科研助理
根据南方科技大学徐保民教授孔雀计划团队的工作需要,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职位、以及研究助理(有志于读博士)。课题组将提供充足的科研支持、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境内外合作交流机会。…
-
孟颖Nature Nanotechnology综述:机器学习+CT助力电池无损检测和3D重构
主要内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不同材料吸收系数的差异,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能够实现对材料的无损成像检测,对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近实验室纳米级CT(nan…
-
破纪录!厦大杨勇团队AEM:将钴酸锂充电电压提升至4.7 V
研究背景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使用钴酸锂(LiCoO2,LCO)阴极和石墨阳极的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子设备中应用非常成功。LCO阴极具有一系列优势,如高理论容量(274 mAh g−1…
-
黄富强/唐宇峰AFM:新型高容量Ti基负极,容量为TiO2的两倍多!
嵌入型电极具有预期的低理论容量,这落后于它们的高倍率性能和稳定性。 北京大学黄富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唐宇峰等开发了高容量TiNCl作为一种新型Ti基嵌入型负极。 图1. …
-
范红金/周江AFM:锌电池循环1600次,容量保持100%!
尽管过去几年在正极材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可充锌电池(RZBs)由于枝晶的形成和锌负极侧臭名昭著的副反应而受到性能快速下降的困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范红金、中南大学周江等开发…
-
孙学良/王建涛AFM:集流体调控实现美国先进电池联盟快充电池目标
较差的倍率性能是无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ASSLIBs)实际应用的一大障碍。集流体界面处的电荷转移动力学对于高倍率容量至关重要,但通常被忽略。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院士、多伦多大…
-
孙世刚/黄令AEM:刚柔并济SEI助力10 µm超薄锂负极1300h循环
锂金属作为最有希望应用于下一代锂可充电池的负极材料,一直备受关注。然而,锂金属负极中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不稳定性会导致低库仑效率(CE)。 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黄令等合…
-
祝红丽教授AM:全固态电池实现1000次循环!硅+超薄硫化物+NCM811
研究背景 全固态锂电池(ASLBs)因其优良的阻燃性和较高的能量密度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各种超离子导体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SEs)表现出极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1 mS…
-
广工大李成超EnSM:可循环2000+小时,电解液溶剂化结构调节立功!
钒基化合物通常具有高比容量、长循环稳定性和高能量密度等明显优点,因此成为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正极的热门选择。然而,钒基正极倾向于溶解在弱酸性的锌离子水溶液中,导致在低电流密度…
-
南开李国然AEM:33 mAh/cm2超高面容量,锂硫电池获突破!
研究背景 基于硫阴极和金属锂阳极的锂硫电池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 kg-1),作为最有前途的下一代可充电电池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这种无钴、镍电池的成功可以…
-
王岩Chem:混合贫镍多晶直接升级为单晶富镍正极材料!
目前,锂离子电池(LIB)的回收利用引起了广泛关注。LIB的直接回收是实现可持续性的最有效方法,因为其目标是在不分解二次颗粒的情况下将特定的正极材料再生回复原始性能。然而,回收的正…
-
Andreu Cabot/侴术雷AFM:碘掺杂Bi2Se3纳米片作为锂硫电池的新型硫主体
锂硫电池(LSB)因其超高的理论比能量、与硫含量丰富相关的低成本及无毒性而备受关注,然而其实际应用仍然受中间体多硫化锂(LiPS)的穿梭行为和缓慢转化动力学的严重阻碍。 在此,西班…
-
天大陶莹AFM:高室温离子电导率的原位聚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钠金属电池(SMBs)是低成本但高能量存储应用有希望的候选者。当液态电解质(LEs)被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s)取代后,SMBs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都会大大提高。然而,GPEs较…
-
侴术雷/顾勤奋AFM:普鲁士蓝正极脱水处理对储钠性能的影响
得益于低成本、与锂离子电池中LiFePO4相当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普鲁士蓝类似物(PBAs)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钠离子电池(SIBs)正极材料。然而,来自水系合成环境的PBAs中的结…
-
郭再萍/柳永宁/陈元振AEM:石墨化樟子松实现超稳定锂硫电池(500圈,99%)
锂硫(Li-S)电池的衰减主要归因于中间多硫化物(LiPSs)引起的穿梭效应。 阿德莱德大学郭再萍、西安交通大学柳永宁、陈元振等通过结合氧空位和多重受限连续导电结构开发了一种多功能…
-
吴川/白莹/王欣然AEM:史上最薄固态电解质,8.5µm依旧刚柔并济!
研究背景 全固态锂电池(ASSLB)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系统,由于不易燃和避免有机电解液的使用,它弥合了高能量密度和电池安全之间的差距。在这方面,NASICON型Li1.5Al0.5…
-
黄云辉/罗巍Chem: 分子自组装策略提高混合电池固液电解质界面稳定性
固态电池可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然而由于与电极的不良接触,陶瓷基固态电解质(CSSE)的使用会导致较大的界面电阻,通常添加少量有机液体电解质(LE)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LE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