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麦立强教授团队,连发Angew.、Nano Energy!
前 言 2023年4月20日,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团队分别在Angew. Chem. Int. Ed.和Nano Energy上发表了两篇最新成果,即“Coordinating…
-
浙大陆盈盈,最新Nature子刊!
成果简介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是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理想候选材料,其具有易于大规模加工以及界面兼容等特性。在各种体系中,具有残余溶剂的聚偏氟乙烯基聚合物电解质对室温电池操作具有显著的吸引力…
-
跨界应用!北理钟海政发表Nature Photonics:钙钛矿的消色差波片特性
人物介绍 钟海政教授:2003年于吉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李永舫),2008年–2010年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
-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EES:阴离子氧化还原诱导富镍正极的异常结构转变
富镍正极已成为为下一代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最有希望的候选材料之一。然而,当充电到高电压时,它们的容量保持率通常很差,而且这种退化的根源仍然难以捉摸。 图1. 锂离子电池高通量原位中子…
-
JACS:“锌”策略!牺牲溶剂化鞘改变溶剂化结构助力水系锌离子电池实用化
研究背景 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由于其低成本、高离子电导率、高安全性、高环境友好性等特点显示出了作为大型储能设备的巨大应用潜力,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金属锌作为阳极电极,具有…
-
麦立强/徐林ACS Energy Lett.: 两性离子双功能层,实现2600小时镀锌/剥离!
锌金属负极存在严重的枝晶问题和钝化副产物,限制了锌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因此,开发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精确调节负极/电解质界面以构建稳定的锌负极至关重要。 在此,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
-
中南潘安强Nano-Micro Lett.:引入水合两性离子实现高性能水凝胶电解质
水系锌金属电池以其成本效益、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而著称。然而,水致电解液连续分解和锌电化学沉积不均匀等臭名昭著的问题显著限制了长寿命锌金属电池的发展(ZMBs)。 中南大学潘安强等引…
-
中科大任晓迪Angew:氯官能团化实现不燃的超高压(4.7V)醚基电解液
固有的低阳极稳定性和高可燃性问题阻碍了醚基电解液在实际高压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中科大任晓迪等了一种合理设计的醚基电解液,其中该醚分子结构上具有氯官能团,以应对这些关键挑战。 图1…
-
湖大梁宵AFM: 10 vol%低体积浓度下实现稳定锌负极的良性电解液添加剂!
廉价且能量密集的锌负极是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的关键,然而循环时锌沉积的不稳定性会导致电池快速失效,析氢反应加剧了这一问题。电解液添加剂是解决该问题的可扩展方案,但通常需要高…
-
Yang-Kook Sun教授AEM:高SOC下的高镍阴极失效机制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锂离子电池(LIB)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以满足对更长的行驶里程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需求,同时提高热稳定性并降低电池成本。由于LIB的性能在…
-
Nature子刊:硫银锗矿型先进锂导体及其超越桨轮效应的传输机制
下一代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开发不仅需要具有高室温(RT)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还需要对固体中的离子传输有基本的了解。尽管目前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已知只有少数锂导体具有最高的RT离子电导率…
-
乔世璋/林展AM: 新纪录!50000次循环的无穿梭Zn-I2电池!
水系锌碘(Zn-I2)电池因其高能量/功率密度、安全性和成本效益而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储能系统。然而,多碘化物穿梭导致严重的活性物质损失和Zn腐蚀,从而限制了Zn-I2电池的循环…
-
锂电电解液添加剂,今日再登Nature Energy!超高压且长寿命!
成果介绍 富Ni层状正极材料与金属锂负极相结合,有望为下一代电池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然而,由于其在循环过程中存在结构不稳定,特别是在高压下充电时,其可获得的实际容量远远小于理论值。…
-
周光敏/成会明院士,最新PNAS!
成果介绍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LIBs)作为储能设备在电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处理大量的废旧LIBs正极材料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光敏、成会明院…
-
陈宏伟/徐葵ACS Energy Lett.: PBA如何在高浓水系电解液中保持稳定?
普鲁士蓝类似物(PBA)是在水系电解液中存储各种离子的有希望候选者,但经常遭受金属离子溶解引起的结构退化,导致容量衰减快和循环寿命短。最近基于高浓度水系电解液成功地证明了PBA的长…
-
ACS Energy Lett.: 热力学分析定量评估锂离子电池正极中的晶格氧稳定性
锂离子电池(LIBs)正极的氧气释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它会降低电化学性能并引发热失控。然而,目前对氧气释放过程的机制知之甚少。 为此,日本东北大学Takashi Nakam…
-
汉阳大学AEM: 用于长续航和长寿命电动汽车的高能富镍正极材料
电动汽车(EV)中的锂离子电池(LIB)通常间歇运行并长时间保持在高充电状态(SoCs)。由于机械不稳定性,富镍正极的内部颗粒很容易在高SoC下暴露于电解液中,而暴露时间(在此期间…
-
周兴泰/朱大明AEM: 基于无锌负极的超长寿命转换型水系锌离子电池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是实现大规模储能的有希望的候选者,但锌金属负极带来的不良副反应和不令人满意的循环寿命限制了其应用潜力。 为此,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周兴泰研究员、朱大…
-
王开学/黄卫/汪羽翎ACS Nano: 基于阳离子交换涂层实现高度可逆的锌负极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由于其低成本和高安全性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锌金属负极上枝晶生长和副反应的关键问题阻碍了ZIBs的商业化。 在此,上海交通大学王开学教授、黄卫研…
-
继崔屹团队多项氟化电解液成果后,Nature子刊再报道新型氟化电解液!
基于高压正极的锂金属电池由于高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但不可控的枝晶生长一直困扰着锂负极的应用。为此,近年来,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氟化醚溶剂以从电解液设计的角度来缓解锂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