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王鸣生/杨辉等人Nature子刊:固态电解质失效,可视化!
研究背景 固态电解质(SE)被认为是实现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的有效推动力。然而,固态电池(SSB)中SE的实际应用受到Li枝晶和临界电流密度(CCD)低的严重阻碍。即使是高刚…
-
AFM:CPC@FeS2电催化剂助力Li-S电池
尽管锂-硫(Li-S)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但是其发展仍受到转换动力学缓慢、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等实际挑战的阻碍。基于此,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Shizhao Xiong、国防科技大学…
-
鲍哲南院士,最新AFM!
了解可拉伸聚合物半导体的分子设计规则对于实现下一代可拉伸电子电路非常重要,同时提高可拉伸聚合物半导体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拉伸性依然存在挑战。 这里,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等人报道了一种在…
-
最新电池顶刊:张锁江、郭再萍、陆俊、杨全红、潘洪革、郭孝东、朱广山、杨光等成果集锦!
1. 郭孝东/吴振国Adv. Sci.:超低浓度电解液实现高稳定锂金属电池! 电极的界面结构与锂金属电池(LMBs)的电化学性能密切相关。特别是,高质量的固体电极界面(SEI)和均…
-
张强Angew:电池负极工作电压对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相的关键影响
可充电锂(Li)电池的性能高度与固体电解质间相(SEI)的结构高度相关,该结构控制着阳极/电解质界面处的离子传输,并直接影响阳极的循环寿命。工作阳极的特性是确定SEI结构的重要因素…
-
年薪33万-40万!北大深研院肖荫果课题组博士后招聘–电池材料和中子散射研究方向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肖荫果课题组主要从事能源材料结构与性能的中子散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
-
北航李典森AEM:超稳定钠电负极,循环3.5万圈容量保持100%!
钠离子电池(SIB)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系统,因为它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出色的成本优势。然而,缺乏高安全性、低成本、长寿命的负极材料阻碍了其实际发展。 北京航天航天大学…
-
庞欢Angew:系统合成16种高熵普鲁士蓝类似物用于锂硫电池!
将高熵引入普鲁士蓝类似物(PBA)尚未引起锂硫电池材料领域的关注。 扬州大学庞欢等通过简便的共沉淀法系统地合成了一个从二元到高熵的PBAs库。 图1. 材料合成过程示意图 具体而言…
-
InfoMat:锂硫电池会成为下一个超越锂离子电池,甚至更好的电池吗?
锂离子电池(LIBs)无疑是目前几乎所有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甚至大型固定式储能设备中的主力军。鉴于LIB所面临的困境,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即哪种电池将是”LIBs&…
-
麦文杰&支春义Angew:主客体化学启发下的高性能锌电池!
研究背景 全球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升级电化学存储设施的容量的惊人的需求以及可靠的安全需求等因素,促使水系电池特别是锌离子电池(ZIBs) 快速发展。ZIBs逐渐成为有吸引力的锂离子…
-
吴宇平团队AEM:创新!首次将商业化负极材料用作固态电解质!
在对固态电池的性质和机理进行研究的同时,许多研究都在追求稳定其性能和降低成本的方法。简单的制备和丰富的成分是固态电解质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先决条件。 南京工业大学吴宇平、四川大学Qia…
-
王春生团队,最新Angew!
研究背景 硝酸锂(LiNO3)比LiPF6和LiFSI具有更高的还原电位,可以参与Li+溶剂化鞘层,在Li金属负极上形成无机SEI。此外,硝酸盐阴离子(NO3–)的活化…
-
胡良兵/姚彦,重磅Matter!
可充电水系锌金属电池具有满足大规模电网储能需求的强大潜力,然而水系电解液的使用带来了各种挑战,例如不均匀的锌枝晶形成。尽管人们致力于研究锌金属电池,但它们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仍然有…
-
EES:通过无氟电解液重建SEI获得稳定钠金属负极和高功率海水电池!
氟(F)被认为是钠金属负极(SMA)电解质中的关键元素,因为它能形成含有NaF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然而,基于F的电解质所经历的高成本和HF的形成问题应该得到解决。 韩国科…
-
AEM综述:机器学习建模加速电池材料设计
基于机器学习(ML)的电池设计方法相对较新,但在加速新材料发现、工艺优化和电池寿命预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前景。电池建模代表了ML的一个有趣和非传统的应用领域,数据集通常很小但可能存在对…
-
徐骏/宋虎成AEM:可在150℃高温下运行的长循环固态锂金属电池!
高能量的可充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固态锂金属电池,除了追求在低温下运行外,越来越需要在高温下运行。然而,在锂负极和固态电解质(SSE)界面上臭名昭著的化学和电化学反应使这些电池在高温下…
-
何向明/景茂祥AEM:原位聚合复合电解质助力长循环高压固态锂电池!
高能量密度的固态锂电池需要良好的离子传导性固态电解质(SE)以及与高电压电极材料的稳定匹配。 清华大学何向明、江苏大学景茂祥等报道了一种高度均匀的聚(1,3-二氧戊环)复合固态电解…
-
ACS Energy Letters:锂金属电池新型电解质的电压和温度限制
高能LMB的关键挑战是枝晶锂的形成、差的CE以及与高压正极的兼容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核心策略是创造新型电解质形成稳定界面以抑制锂枝晶的形成并支持高压正极。大多数电解质溶剂…
-
丁书江/杨鹏EnSM:用于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的具有加速动力学的超薄超轻自润滑层
在不影响电池质量和体积的情况下,制造具有巧妙控制的电荷和质量传输通道的卓越的人工夹层,对于实用的锂金属电池(LMB)仍具有挑战性。 在此,西安交通大学丁书江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杨鹏教…
-
北大深研院,最新Nature子刊!新机理屡遭质疑,投稿到接收历经483天!
成果简介 作为石墨负极最有前途的替代品之一,硅氧化物(SiOx)的容量快速衰减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研究Si/SiOx上固体电解质间相(SEI)的老化是尤为关键的,但至今仍缺乏。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