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周豪慎/潘安强Nature子刊:9微米厚隔膜用于350 Wh/kg锂金属软包电池!
本文通过电流驱动的电合成技术在商用超薄聚丙烯隔膜(8μm)的通道/空隙中原位生长无裂纹ZIF-8 MOF,同时在MOF通道中聚集电解质。
-
清华张强Science子刊:揭示工作中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空洞形成行为
本文通过多尺度观察和量化,阐明了固态电池中界面Li空洞的形成和演化机制。
-
孙学良&李永亮Angew.:>4.5 V!三明治结构的无梭固态Cu-Li电池
用于固态Cu-Li电池的固态三明治式电解质
-
徐志伟/石海婷ACS Nano: 通过淀粉样蛋白聚集体调节锂金属电池界面力学
本文研究了具有完整β折叠构型、高亲锂性巯基和柱状纳米孔的溶菌酶膜,以揭示电解质/Li界面处的Li+沉积行为。
-
北化工隋刚Small Methods: 原位构建超薄、坚固耐用的柔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本文通过在室温下在无机软纳米纤维(ISN)骨架中原位聚合1,3-二氧戊环(DOL)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超薄、坚固且柔韧的聚合物电解质(PDOL@ISN)
-
刘金平/刘丹AFM:纸球状C-p-MoS2/CNT作为钠/钾离子电池的优良负极
本文报道了通过将碳柱支撑的原子薄MoS2纳米片与碳纳米管挤压成弹性球结构(C-p-MoS2/CNTs),从而设计可持续SIB/PIB负极
-
温珍海AEM:耐久快充钠离子电池的锡基硫属化物负极界面和结构工程
本文报道了一种高效和可扩展的合成策略
-
哈工大AFM:低阻抗固态电池电解质与界面层之间的快速Li+转移桥
本文展示了一种具有高兼容性、电子阻挡的界面层
-
上硅所李驰麟Mater. Today:界面气体释放+去污实现高可逆氟化物转换电池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气体分子释放和清洁策略以在温和温度(~ 200℃)下将钝化的Li2CO3转化为离子导电性Li3PO4畴
-
焦树强AM: 电极与集流体间的“死区”实现5万次循环的铝离子电池!
本文在AIB的集流体中提出一个称为“死区”的新概念
-
陈忠伟院士EER: 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表面涂层研究的进展报告
本文对应用于SIBs插层正极和负极的涂层进行了全面概述和比较
-
胡勇胜/刘宾元/容晓晖AM: 用于全固态电池的高熵微畴互锁聚合物电解质
本文首次将新设计的多功能ABC杂臂星形三元聚合物(ABCTPs)引入到聚环氧乙烷中
-
Nature子刊:谢夫尔相电极可在2500 mA cm-2稳定析氢,双界面工程功不可没!
本文制备了一种机械稳定的CuMo6S8/Cu电极
-
冯帅/张强/陈翔Angew:锂硫电池中硫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模型
本文基于系统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以杂原子掺杂碳材料为例,构建了一个电催化模型来揭示Li–S电池中SRR的化学机理。
-
东京大学Nature Energy:揭示电极电位对锂金属负极可逆性的显著影响
本文表明锂沉积/剥离的CE很大程度上受锂金属的热力学电极电势(ELi)的影响。
-
华科孙永明AM:LiF溶解-沉积机制使稳定的锂金属电池成为可能
本文报告了一种锂金属复合材料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