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清华/MIT Nano Energy:简便低成本的界面工程,助力固态锂金属电池!
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s)被广泛预测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推动者”。为实现这一目标,固态电解质(SE)和锂金属负极都是关键。富含锂的石榴石SE在实现…
-
黄少铭/张琪EnSM:多功能MOF膜助力锂硫电池1000次稳定循环!
开发具有捕获多硫化锂(LiPSs)、催化涉及多种LiPSs多步氧化还原反应和同时转移电子能力的最佳催化剂,对于克服锂硫电池(LSBs)的穿梭效应至关重要,但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重磅!连发两篇Nature Materials,电池最牛研究方向或从此诞生!
2022年7月29日《Nature Materials》同时在线发表了固态电解质在电池中应用的论文,分别以“Cationic polymer-in-salt electrolyte…
-
87年前的天价的悬赏!这笔关于电池的巨额悬赏至今无人获得……
天价的悬赏 1925年,一位名叫丰田佐吉(Toyoda Sakichi)的日本人来到当时的日本帝国发明创新院,拿出100万日元作为悬赏,条件是开发出他指定的一种电池。 100万日元…
-
AEM:通过微铸造工艺获得超厚(280 µm)锂离子电池电极!
增厚电极是增加活性物质含量以获得高能量和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电荷传输的限制和巨大的机械应力产生会导致性能不佳和最终的电池失效。 密苏里科学技术大学Jonghyun …
-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梁佳课题组招聘博士后、科研助理
【课题组简介】 梁佳,2021年入职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任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和2015年分别于东南大学和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南京大学任…
-
应化所Adv. Sci.:基于电解液切换策略的快充宽温锂离子电池!
在电极上设计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对于实现金属离子电池的高性能至关重要。然而,电解液分解导致的SEI形成机制在分子尺度上尚不完全清楚。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明军、李茜、马征等提…
-
川大/应化所Adv. Sci.:精心设计粘结剂体系构建高性能柔性硫正极!
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复合硫正极的结构和机械稳定性。然而,由于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控,为实现稳健的分级复合电极结构开发具有成本效益的策略仍然极具挑战性。 四川大学杨…
-
温兆银/靳俊Small Methods:石榴石型锂金属电池无枝晶循环2000小时!
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s)由于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作为有前景的下一代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它们的实际应用受到锂枝晶在固态电解质(SSE)中生长和传播的阻碍。 中国…
-
吴兴隆/郭晋芝EEM:超1000次循环,溶剂再分配策略获得长寿命钠电池!
具有特定溶剂化结构的高浓度电解液可以使电极钝化以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但代价是成本增加,这限制了商业化的广泛应用。常规浓度(1M)的电解液具有合适的性能(粘度、离子导电率等),成本有…
-
中南纪效波等AM:共改性策略使LiCoO2在4.6V高压下稳定!
LiCoO2(LCO)广泛应用于当今消费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池市场。然而,LCO在高压下的运行受到加速的结构退化和电极/电解质界面分解的阻碍。 中南大学纪效波、阿贡国家实验室Tongc…
-
北航王华AM:钾金属电池-40°C下实现14.2 mAh高容量!
高质量负载和高面积容量是商业电池的关键指标,它们通常受限于厚电极中的大电荷传输阻抗。这在低温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动力学恶化,因此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实现高容量的电池仍然具有挑战性。 北京…
-
北理工熊瑞EnSM: 利用电池领域知识改善基于深度学习的电池SOC估计
荷电状态(SOC)的准确估计是锂离子电池可靠运行的基础,深度学习的最新发展为SOC估计提供了一种新兴的解决方案。然而,有限的训练和测试情景及对电池工作原理的忽视降低了深度学习方法的…
-
崔光磊/周新红/鞠江伟:最新Advanced Science!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LMB)由于其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而被认为是非常有前途的储能装置。然而,目前固体电解质在氧化稳定性和离子传输性能方面的局限性已成为其实际应用中的基本障碍。 在此…
-
郑子剑/姚蕾AEM:阳离子无序实现大功率电池的超高倍率/超稳定负极!
高功率锂离子电池(LIBs)对于功率密集型应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乏在高倍率下具有稳定性和高容量的负极材料,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阻碍。 在此,香港理工大学郑子剑教授、深圳大学姚…
-
ACS AMI: 机器学习辅助研究电极/电解质力学性能在锂枝晶生长中的作用
锂电池中的Li枝晶生长引起了严重的安全问题并严重限制了可充电锂电池的发展,用具有高机械强度和刚度的固体电解质代替传统的液体电解质已成为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潜在方法。然而,对于金属电极和…
-
电池日报8篇顶刊:范丽珍、温兆银、纪效波、明军、吴兴隆、杨伟、卢宇源、王华等成果!
1. 北科大范丽珍AEM:混合涂层的启发式设计助力高功率全固态锂电! 工程化的正极活性材料对于硫化物基全固态锂电池(ASSBs)的循环稳定性和功率能力至关重要,但通过可扩展的方法来…
-
金属所李峰/孙振华EES:-10℃-100℃环境下,50C高倍率固态锂电!
快速的离子传导和稳定的界面是开发新型电解液的重要因素。然而,许多非常规的电解液溶剂虽然是快速离子载体,但由于溶剂氧化和还原的电压较窄,所以仍然具有挑战性。 中科院金属所李峰、孙振华…
-
晏成林/钱涛AM综述:一文读懂,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该不该溶?
基于Li-S化学的可充电池因其超高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而显示出成为下一代储能装置的可能性。过去十多年的研究表明,多硫化锂(LPSs)在电解液中的形态(可溶或不溶)对电池性能起着决定性…
-
深研院唐永炳Angew:首次发现微米级铝负极的异常尺寸依赖性!
铝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因为它具有很高的理论容量、良好的导电性和自然丰度。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唐永炳等首次认识到并研究了微米级铝负极的异常尺寸依赖性。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