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麦立强/安琴友AFM:循环达14000次,超稳定储钠正极!
Na4Fe3(PO4)2(P2O7)(NFPP)由于其低成本、无毒性和高结构稳定性,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钠离子电池(SIB)的正极材料,但其电化学性能因电子传导性差而受到限制。 武…
-
港理工郑子剑AEM:新浆料涂层策略,实现560 Wh/kg锂硫电池!
实现高性能的厚S正极是实现高能量密度的锂硫(Li-S)电池的一个关键方式。然而,获得具有高质量负载的高性能S正极通常需要复杂和耗时的制备过程。另一方面,用高速浆料涂层方法制备的厚S…
-
孙靖宇/慈海娜/宋英泽/孙英杰AFM:通用的石墨烯-硒化物异质结构设计助力实用锂硫电池!
锂硫(Li-S)电池的实际应用受到了臭名昭著的多硫化物穿梭和缓慢的硫转化动力学的阻碍。尽管隔膜的功能修饰已被提出为优化Li-S电池氧化还原反应的有效策略,但过量的材料用量和无效的结…
-
许骏AEM:SiO与石墨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定量理解
由Si和二氧化硅(SiO2)组成的SiO是最具商业前景的负极材料之一,可与石墨混合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s)。SiO2/石墨(SiO2/Gr)复合负极的主要瓶颈之一是由于…
-
郭玉国/殷雅侠/张千玉Angew.:从缓解电子泄漏的角度抑制SEI的生长
界面稳定性对钠离子电池(SIBs)的寿命和安全性有很大责任。然而,持续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增长会使其稳定性恶化。从本质上讲,SEI的增长与电子泄漏行为有关,但从缓解电子泄漏…
-
北大深研院AFM:可量产纤维隔膜助力循环1年的超稳定锌负极!
水系锌离子电池(AZB)由于其固有的安全性和低成本,是下一代能源存储的一个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目前AZB受到锌枝晶生长和不良副反应的困扰,这导致循环稳定性差和过早失效。 北京大学…
-
华科孙永明AFM:揭示Ah级层压软包电池中锂金属负极本征不均匀电化学反应
锂(Li)金属负极的不均匀电化学反应是阻碍其在可充电高能量密度电池中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验室规模的纽扣电池中,Li金属负极的均质化电化学反应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不能将其直…
-
港理工张标AFM:可规模生产!用于稳定锌粉负极的半液态电极
与锌箔负极相比,锌粉负极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但具有高表面积的粗糙表面加剧了腐蚀和枝晶生长。 在此,香港理工大学张标教授等人通过将锌粉与双导电(离子和电子)聚乙二醇 (PEG)-Zn2…
-
JACS:锂金属电池中锂沉积覆盖率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可逆性是当前电池研究的挑战之一,这需要更好地了解锂沉积形态的演变。然而由于不同系统涉及各种参数,锂沉积形态非常复杂。 在此,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宝华教授、荷兰…
-
华科李会巧AEM:Zn取代实现锂离子电池的高倍率Ge1-xZnxP固溶体负极
具有大容量、低平台和高初始库仑效率(ICE)的单斜晶系GeP已被证明是锂离子电池(LIBs)的替代负极,但价格昂贵的Ge原料的大量使用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为此,华中科技大学李会巧…
-
南科大AEM:重新审视氢在富锂反钙钛矿固体电解质中的作用
具有反钙钛矿结构的Li2OHX(X = Cl或Br)具有熔点低、成本低、易于放大等优点,在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MBs)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Li2OHX中的锂离子传输机…
-
应化所AFM:阴离子协同溶剂化,经济高效双离子电池的有效策略
阴离子的溶剂化结构在决定使用石墨正极的双离子电池的性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过去对双离子电池的研究中,电解液的设计标准主要是基于溶剂和添加剂之间的传统关系。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王宏宇、…
-
继Nano Letters后再发JACS!海大/天大JACS:普适设计合成高熵化合物材料
前期成果 高熵材料作为一类新的材料体系,在近几年来引起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多个主要组分的协调展现出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新的性质和性能。 其中关于高熵合金的研究进行较早,且报道较为广泛…
-
李玉良院士/薛玉瑞Angew:锌金属界面的逐步诱导生长助力水系锌离子电池
可充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有望实现高能量密度、低氧化还原电位、低成本和安全性;然而,其循环性能严重不足,限制了该领域的发展。 中科院化学所李玉良、山东大学薛玉瑞等提出了一个在…
-
8篇电池顶刊:夏永姚、晏成林、范修林、何伟东、文锐、努丽燕娜、李成超、赵金保、杨阳、何会兵等成果!
1. 上交大努丽燕娜ACS Nano:通过磷化铜改性隔膜实现高性能Mg-S电池 镁硫(Mg-S)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而成为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有前景的替代品。不幸的是,当前的Mg…
-
Chem:首次!揭示弱配位稀释剂对促进阴离子分解的关键作用
电解液在锂金属表面的稳定和高电压下的运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局部高浓度电解液由于其独特的溶剂化结构,已经超越了最先进的电解液。然而,LHCEs中的溶剂化结构(特别是弱配位稀释…
-
孟颖教授,最新ACS Energy Letters!
成果展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固态电池(ASSB)作为最有前途的电池系统之一,其界面稳定性一直是众多研究者讨论的重点。 在此,美…
-
任晓迪/陶占良Angew.:基于胶体分散电解质的耐-30℃水系电池!
低温下的电解液冻结是开发水系电池(ABs)的一个关键问题。虽然降低电解液的冰点已经引起了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但人们对电解液冻结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和调控低温ABs的冷冻电解液结构的关注…
-
深大高研院Small:多孔二氧化钛纳米片加入电解液实现无树枝锂金属电池
电解液调控和电极结构设计是抑制锂金属负极上枝晶生长的两种常见策略。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蔡兴科等报告了一种抑制锂枝晶生长的自适应电极结构方法,它融合了电解液调控和电极结构设计策略的优…
-
三单位AFM:高能柔性Zn-S电池硫还原转化的双向铁原子催化剂
为了充分实现高能Zn-S电化学的理论潜力,必须克服与硫正极相关的电池放电过程中的不完全和迟缓转换以及电池充电过程中的高重新激活能量势垒。 安徽大学鹿可、哈尔滨工业大学卢松涛、苏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