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清华杨颖ACS Nano: (110)面占主导的VO2实现锂硫电池的双向电催化
催化是通过增强多硫化物的反应动力学来提高锂硫(Li-S)电池性能的有效方法,然而,Li-S电池放电和充电过程的双向电催化仍然具有挑战性。 在此,清华大学杨颖副教授等人通过 (NH4…
 - 
        
        
周光敏/丘陵Nano Lett.: 超薄氮化硼膜诱导稳定SEI用于安全的锂金属电池
锂离子电池 (LIB) 仍然面临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负极上的枝晶生长导致燃烧和爆炸,形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 (SEI) 层是抑制这种情况的有效方法。 在此,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
 - 
        
        
华南理工熊训辉Angew:苯氧自由基诱导形成双层保护膜实现无枝晶锂负极
锂金属负极不可控的枝晶生长导致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阻碍了其在高能量密度电池中的应用。 在此,华南理工大学熊训辉教授等人首次提出利用含苯氧基的Spiro-O8的去甲基化和随后的氧…
 - 
        
        
蒲雄/高磊AFM:锡合金抑制可充电水系电池中锌金属负极析氢和枝晶
有害的析氢副反应是阻碍锌金属负极在高安全性和低成本可充电水系电池中商业化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此,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所蒲雄研究员与北京科技大学高磊副研究员等人报道了一种合金化方法…
 - 
        
        
三单位联合ACS Nano:干法工艺制备聚合物电解质用于固态电池
设计满足固态电池运行要求的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应用的关键。人们一致认为,固态电解质需要允许快速的离子传输,同时提供更好的界面兼容性和机械耐受性。 图1. 材料设计及表征 青岛科技大…
 - 
        
        
港理工张标团队NML:利用应力缓解技术提升硅负极6000倍电子导电性!
硅具有比容量高、储量丰富和成本低廉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由于锂化/去锂化过程中颗粒粉化严重,其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较差。锂浓度梯度和各向异性变形引起的高…
 - 
        
        
北科刘永畅,最新JACS!钠电领域进展
由于丰富的和低成本的钠资源,钠离子电池(SIBs)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很有前途的补充。在所研究的钠阴极材料中,层状过渡金属(TM)氧化物,特别是低成本和生态友好的富锰氧化物阴极…
 - 
        
        
麦吉尔大学Joule综述:迈向高能锰基无序岩盐锂离子正极
高容量无序岩盐(DRX)正极的最新发展为低成本和高能量锂离子电池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以Mn作为主要氧化还原活性过渡金属(TM)的Mn基DRX材料表现出最有前途的性能,其容量和比…
 - 
        
        
熊胜林/奚宝娟Nano Letters: 用于先进水系锌电池的原位电化学活化V2O3 正极
寻找大容量、高能量密度的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仍然具有挑战性。其中,钒基氧化物由于V的多价态和开放骨架晶体结构,基于Zn2+插层化学可提供高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 在此,山东大学熊胜…
 - 
        
        
中大崔国峰NML: 电解液加点芳香醛,抑制锌金属和副反应!
锌基储能器件内部的关键问题在于复杂的界面化学反应容易导致锌金属负极部分失效,从而导致枝晶、腐蚀和副产物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对于进一步研究锌基器件和深入了解其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
 - 
        
        
崔屹2021首篇Nature:颠覆!“死锂”复生,电池更长寿!
由于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和孤立Li(i-Li)的不断生成,当前的锂电池负极表现出快速衰减的容量和短循环寿命。这是因为大多数测试条件下锂枝晶不均匀溶解过程中形成的i-Li(死锂)…
 - 
        
        
胡海波/吴明在ACS Nano: 首次报道!离子筛涂层实现无枝晶金属锌负极
金属锌负极 (MZAs) 上的尖端诱导枝晶从根本上降低了水系锌金属电池 (ZMB) 的可充电性。如何以更环保、更经济和可扩展的方式解决MZA的棘手问题并具有更好的可行性,仍然是一个…
 - 
        
        
钱逸泰/朱永春Small: 实现锌空气电池2000次超长循环的化学缓冲层!
可充电碱性锌空气电池(ZABs)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环境友好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锌负极存在不可避免的钝化和溶解问题,严重阻碍了电池的放电和循环性能。 在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
 - 
        
        
黄维/霍峰蔚/李盛Adv. Sci.: 构建柔性锌空气电池的前沿和结构工程
随着柔性设备的发展,对可穿戴电源的需求增加并逐渐成为当务之急。锌-空气电池(ZABs)由于其理论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可以满足可穿戴能源供应需求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在此,南…
 - 
        
        
王惠/刘肖杰ACS Nano:构建不同维度硅/碳纳米结构实现高性能锂离子电池!
硅作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广阔前景的负极候选物,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巨大的体积变化和固有的低电子/离子电导率将阻碍其进一步发展。 西北大学王惠、刘肖杰等提出了源于0D…
 - 
        
        
朱敏/胡仁宗/吴顺情AM: Mo/SnO2/Mo电极,700次循环无衰减!
在有前途的高容量负极材料中,二氧化锡(SnO2)代表了一种经典且重要的候选材料,它涉及锂存储的转化和合金化反应。然而,转化反应的可逆性较差,通常导致初始库仑效率低(ICE,~60%…
 - 
        
        
杜克大学徐伯均AEM:深度学习+仿生血管电极设计实现电池快充!
共同一作:隋忱汐(Chenxi Sui),李曜宇(Yao-Yu Li) 通讯作者:徐伯均(Po-Chun Hsu) 通讯单位:杜克大学 研究背景 美国能源部确定,极快充电电动汽车(…
 - 
        
        
崔屹教授的2021年,产业化进展快速,五家公司取得突破!
人物简介 崔屹,1976年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纳米材料科学家,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斯坦福能源中心首位华裔主任,Nano Letters副主编,MRS、ACS、A…
 - 
        
        
叶明新/沈剑锋Small: Zn//VEG@MXene电池,循环3000次容量保持85.2%!
钒基衍生物具有可承受的成本和高理论容量,因此其在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然而,钒基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受到有限的导电性和循环寿命的阻碍。 在此,复旦大学叶明新…
 - 
        
        
李伟峰/陈玉鹏Adv. Sci.: 提高锂电池安全/电化学性能的仿生热失控阻燃胶囊
动力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严重阻碍了其规模化发展,在电解液中添加热失控阻燃剂(TRR)是提高电池安全性的有效方法,但通常会降低电化学性能。TRR封装的灵感来自核壳结构,避免了与电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