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大牛Arumugam团队AEM:深入理解过渡金属离子对SiOx/Gr复合负极的影响
硅负极因其超高容量、丰富性和低成本被认为是石墨(Gr)负极最有前景的替代品之一。将硅基负极与高镍层状氧化物正极LiNixMnyCo1−x−yO2 (NMC, x ≥ 0.8) 耦合…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刘平/陈政/Tod A. Pascal等EES:聚焦低温电解液设计
第一作者:John Holoubek 通讯作者:刘平,陈政,Tod A. Pascal 通讯单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DOI:10.1039/D1EE03422G 背景介绍…
-
蔚山科学技术院/延世大学AM: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通用溶液合成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SEs)的湿化学可加工性为全固态电池提供了有趣的机会。到目前为止,硫化物SEs是从悬浮在溶剂中的固体前体(悬浮合成)或使用具有受限组成空间的SEs(溶液工艺)从均…
-
南开陈军院士AM:洞察有机羰基电极材料的氧化还原过程和相关电化学性能
有机羰基电极材料因其高容量、灵活的设计性和可持续生产等优点,在可充电池中显示出广阔的前景。然而,有机羰基电极材料仍然存在不令人满意的电化学性能,这与其氧化还原过程高度相关。 南开大…
-
郭炳焜/刘杨/王德宇Nano Energy:双层CEI膜实现LiCoO2高压4.6V循环
作为数码设备中最重要的正极,LiCoO2可以通过提升工作电压来提取更多的比容量。但是由于在高压下不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CEI),循环性能会迅速衰退。 上海大学郭炳焜、刘杨、江汉…
-
北理陈人杰AM:一种用于高能锂电池的抗粉化和高连续性锂金属负极
锂金属是下一代高能电池最有前途的负极候选之一。然而,锂粉化和相关的电接触损失仍然是重大挑战。 北京理工大学陈人杰等人报道了一种抗粉化和高连续性锂金属负极,该负极包含少量固态电解质(…
-
中科院张锁江院士/张海涛EnSM:原位形成具有互连快速Li+导电网络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与高压正极的良好兼容性和在电路板温度范围内的可靠运行是固态锂金属电池(SLMBs)的实际应用的迫切需求。 中科院过程所张锁江院士、张海涛等人通过在聚丙烯…
-
汉阳大学ACS Energy Lett.:锂离子导电聚物粘结剂助力干法工艺复合正极
全固态锂电池(ASSLBs)被认为是当前锂离子电池有前途的替代品,因为它们的使用带来的安全风险较小。然而,通过传统的浆料(湿法)工艺制造复合正极存在技术挑战,例如硫化物电解质对有机…
-
复旦王永刚/李伟AM:通过富含磺酸酯的COF改性隔膜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
锂硫(Li-S)电池在下一代高能量密度设备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多硫化物穿梭和锂枝晶生长严重阻碍了它们的商业生产。 复旦大学王永刚、李伟等人设计、合成了一种富含磺酸酯的共价有机…
-
南开杜亚平/港理工黄勃龙Small Methods:纳米级Li3HoBr6固态电解质的克级合成
稀土(RE)基卤化物固态电解质(HEs)最近被认为是全固态电池(ASSBs)领域的研究热点。RE基HEs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可靠的变形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可为ASSBs带来优异的电化…
-
物理所吴凡Nano Energy:硫化尖晶石正极使5V级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稳定运行
由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离子电导率,硫化物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代表了最有前途的储能技术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其能量密度和应用,高电压LiNi0.5Mn1.5O4 (LNMO) 尖晶石正极由于…
-
复旦夏永姚/董晓丽Acc. Chem. Res.:推广低温可充电池
构建用于零下温度应用的可充电池对各种特定应用(包括电动汽车、电网储能、国防/太空/海底探索等)的要求很高。商业化的非水锂离子电池一般适应-20℃以上的温度,在较冷的条件下不能很好地…
-
清华/阿贡AM:凝胶拉伸衍生的纳米多孔无收缩隔膜助力安全锂离子电池
隔膜是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离子渗透电子绝缘膜,对电池的电化学和安全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商用聚烯烃隔膜不仅在高温下不可避免地出现热收缩,而且无法抑制反应性气体(如O2)的隐藏化…
-
浙大韩伟强AFM:用于先进锂硫电池的杂原子掺杂材料综述
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活性硫导电性差、正极体积膨胀、多硫化锂(LiPSs)穿梭效应等极大地限制了电池的容量,导致循环性能不理想。因此,硫主体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
物理所吴凡AFM:新纪录!超高电流密度和3000小时循环的硫化物SE基电池
锂金属是理想的负极候选物,但面临着有机电解液中的热力学稳定性差以及枝晶生长等问题。碱金属基有机液态金属溶液(Li/Na/K-Bp-DME)负极因其相对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安全性而备受…
-
杨会颖AEM:立方尖晶石XIn2S4作为新型超快超稳定储钠负极
双金属硫化物由于其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和高比容量而成为钠离子电池(NIB)负极的潜在候选材料,而由于其严重的机械应变和缓慢的反应动力学,其倍率和循环性能受到限制。 在此,新加坡科…
-
普渡大学AEM:揭示用于非水系电池的普鲁士蓝类似物正极的热安全性
普鲁士蓝类似物 (PBA) 因其卓越的电化学性能而成为许多下一代金属离子电池的有前途的正极材料,它们的无氧结构避免了常见的电池热失控途径,即氧气的释放。 在此,美国普渡大学Vila…
-
川大张楚虹AEM:定向冷冻助力柔性锂离子电池实现创纪录的能量/功率密度!
随着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柔性锂离子电池(LIBs)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在柔性电极中同时平衡优异的能量密度和机械柔韧性的困境阻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 四川大学张楚虹等首次提…
-
重磅!Nature子刊:液硫电池和锂金属电池领域再迎新进展!
王春生Nature Commun.:高能低成本无膜氯液流电池 第一作者:Singyuk Hou,陈龙,范修林 通讯作者:王春生 通讯单位:美国马里兰大学 DOI:10.1038/s…
-
王朝阳院士ACS Energy Letters:电池热管理和安全性的基本见解
为应对气候变化,汽车电气化的蓬勃发展趋势将推动大众市场运输行业。随着锂离子电池占据主导地位的电化学引擎,这一行业的改革进程缓慢而艰巨。因此,电动汽车(EV)电池系统的工程设计仍然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