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Nature子刊:超稳定锂负极,10 mA/cm2下循环1万次!
调节锂沉积的形态是延长锂金属电池循环寿命的关键。致命的枝晶生长与锂金属表面的面外成核密切相关。 图1. 锂箔的加工及表征 韩国建国大学Ki Jae Kim、首尔大学Jang Woo…
-
纪秀磊等Nature Sustainability:CE近100%!可充电水系ZMBs新突破
成果简介 可充电水系锌金属电池(ZMBs)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可扩展性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固定存储领域。然而,利用这种可逆的双-电子氧化还原化学过程受到主要技术问题的困扰,特别是锌…
-
张强教授,2023年首篇JACS!
近日,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在J. Am. Chem. Soc.上以“Nucleation and Growth Mode of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
李成超/叶明晖AFM:原位保护层同时调节锌金属负极的离子分布和脱溶活化能
尽管具有高比容量、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的优点,但水系锌金属电池(AZMB)的实际应用受到锌金属负极的枝晶生长和腐蚀反应的困扰。 图1. 锌/电解质界面电化学行为的示意图 广东工业大学李…
-
哈工大慈立杰/李德平AFM:富锂LLZO涂层补锂实现结构自愈性富锂正极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LMO)被认为是实现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严重的结构劣化和容量衰减阻碍了它们的大规模应用。 图1. LLZAO@LLMO的表面分析 哈尔滨工…
-
上硅所李驰麟EnSM:基于异质结互锁催化传导策略的高性能锂硫电池
高性能Li-S电池的发展受到了多硫化物(LiPS)穿梭效应和缓慢转换动力学的阻碍。构建具有合理吸附-催化-传导配置的耐用催化剂体系来缓解这些问题仍然是一个挑战。 图1. 材料制备 …
-
电池顶刊集锦:支春义、余彦、马建民、徐吉静、田雷、成会明等成果精选!
1.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具有有效Br0固定的固体卤间化合物用于稳定的高能锌电池 尽管大量研究人员致力于Br基电池的探索…
-
超燃!他,今日发表第16篇Nature Catalysis,第36篇JACS!
成果一 电催化CO2和CO用于合成分子量高于C1和C2的多碳产物,是生产燃料与化学品的绿色途径之一。 多伦多大学Edward H. Sargent院士等人提出了一个串联C1-C2-…
-
AFM:通过氟化实现高成本效益的阳离子无序岩盐正极的稳定循环
最近开发的锂超阳离子无序岩盐(DRXs)表现出极好的化学多样性,可用于开发替代的无钴/镍高能正极。 图1. 用NH4F前体制备的LMTOF材料的结构特征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W…
-
Nature子刊:无溶剂干法电极获得100mg/cm2超高质量负载!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LIB)电极制造工艺严重依赖于湿涂覆工艺,该工艺会使用对环境有害且有毒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剂。除了不可持续之外,使用这种昂贵的有机溶剂还大大增加了…
-
马骋Nature子刊:可同时用作正负极和固态电解质,并循环超2500次!
能量密集型全固态锂基电池(ASSLBs)的开发需要在室温下具有离子导电性和可压缩性的正极活性材料。事实上,这些材料的特性有助于显著减少复合电极中固态电解质的数量,从而使活性材料的质…
-
Edward H. Sargent最新Nature!四位留学生共同一作,多位大佬鼎力参与!
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质,可调控的带隙和易于制备等优点,钙钛矿是理想的多结光伏吸光材料。然而,光诱导的相分离限制了它们的效率和稳定性。宽带隙(> 1.65 eV)的I/Br混合…
-
四川大学王延青Adv. Sci.:利用单分散超长单壁碳纳米管制备自支撑LiFePO4正极
在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方面,低含量/不含非电化学活性粘结剂、导电添加剂和集流体是提高锂离子电池快充/放电性能和开发自支撑电极的关键问题。 图1. SWCNTs的分散示意图及表征 四…
-
苏大孙靖宇ACS Nano:靶向制备用于增强锂硫电化学的先进介体
介体的设计已经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帮助解决Li-S领域中激增的有害问题,主要涉及猖獗的多硫化物穿梭和迟缓的氧化还原动力学。然而,通用的设计理念,尽管备受追捧,但至今仍是遥不可及…
-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EnSM:新型局部饱和电解液激活超低温锂金属电池
图1. 电解液的溶剂化鞘层结构表征 锂金属电池(Li-metal batteries, LMBs)由于具备高理论能量密度被誉为下一代二次电池的“圣杯”。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面对LM…
-
张强教授,最新JACS!
近日,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在J. Am. Chem. Soc.上以“Nucleation and Growth Mode of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
ACS Nano:通过几何/电子调解器调制引导Li-S电池的双向硫氧化还原作用
调解剂的设计已经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帮助解决Li-S领域中激增的难题,主要涉及多硫化物的穿梭和迟缓的氧化还原动力学。然而,通用的设计理念尽管备受追捧但至今仍遥不可及。 在此,苏…
-
张联齐/宋大卫/马月AEM:室温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中的锂离子转移机理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离子电导率低,使用寿命短,限制了常温聚合物锂金属电池的应用。 在此,天津理工大学张联齐、宋大卫、马月等人开发了一种常温双层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并创新性地研究…
-
孟跃中/肖敏EnSM:基于无溶剂技术制备的超长寿命和超薄准固态电解质
由于有机溶剂的过度消耗和环境保护协议的加强,有必要开发理想的方法来加工固态电解质。 图1. 所得QPE膜的表征 中山大学孟跃中、肖敏等报告了一种全无溶剂的方法来制备低成本、可回收、…
-
支春义教授,第25篇Angew.!
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得益于其固有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特性,已被认为是电网规模储能技术的引人注目的候选者。构建一个可靠的固体电解质中间层(SEI)是实现高度可逆的锌金属(Z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