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山大/上硅所AFM:双功能改性隔膜增强锂硫电池动力学
锂硫电池(LSBs)具有高比容量(1675 mAh g-1)和能量密度(2600 Wh kg-1),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下一代可充电池系统。然而,在其商业化之前仍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
 - 
        
        
清华大学张强团队,新年首篇Chem!
在2022年1月21日,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张学强助理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在Chem上发表最新论文,该文题为“An encapsulating lithium-pol…
 - 
        
        
太阳能电池又登Science,再次创造历史!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改进侧重于提高其能量转换效率(PCE)和运行稳定性,并在升级到模块尺寸时保持高性能。实现能量转换效率>23%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
 - 
        
        
华科王成亮Angew: 创纪录的超高容量和长循环寿命水系锌有机电池
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在下一代储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已报道的ZIBs电极材料存在容量低、循环稳定性差等缺点。 在此,华中科技大学王成亮教授等人通过将醌和吩嗪结合为多…
 - 
        
        
天大翁哲教授AEM: 电解液加点醋酸铵,同步解决锌枝晶和副反应难题!
具有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的水系锌电池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的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由于严重的锌枝晶生长和副反应,锌负极的性能迅速下降。 在此,天津大学翁哲教授等人使用低成本的双功能醋酸铵(…
 - 
        
        
陈忠伟/王新/张永光EnSM: 低配位数Fe-N-C单原子电催化剂用于高性能锂硫电池
锂硫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实际应用过程中硫电极固有的一些弊端严重限制了其发展,包括硫固有的低电导率导致的缓慢氧化还原动力学、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等问题。 在此,…
 - 
        
        
康飞宇教授AM: 重新审视天然石墨在锂离子电池中的作用
石墨的种类包括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NG),石墨因具有高理论容量、合适的锂化/脱锂电位而广泛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LIB)负极。NG包含片状石墨(FG)和微晶石墨(MG),两种石墨在中…
 - 
        
        
黄云辉/沈越/罗巍ACS Energy Lett.:通过超声成像评估固态软包电池的界面稳定性
界面处的化学/电化学稳定性极大地影响了固态电池(SSB)的性能。然而,由于界面的潜在未知性质和缺乏适当的表征方法,SSB中的界面行为仍然难以捉摸。 在此,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教授、沈…
 - 
        
        
坐拥14篇JACS、Angew,H指数32,这位青年才俊入职南大!
重 磅 时间迈入2022年,南京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一系列庆祝活动正在展开。在人才引进工作方面,南大也正式官宣两位青年才俊加盟(南京大学关于确定公开招聘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
 - 
        
        
冯新亮院士Angew: 创纪录!高达94.2%能效的可充电铝胺电池!
由于铝金属的高可持续性和三电子转移特性,可充电铝电池(RAB)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追捧。然而,可充电铝电池的氧化还原化学性质有限,这限制了正极材料的探索。 在此,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冯新亮…
 - 
        
        
东北师大吴兴隆Angew: 用于先进钾离子电池的新型低成本COF复合负极
钾离子电池(PIBs)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技术,由于钾资源丰富且电解质成本低廉而广受关注。然而,由于K+的半径较大,因此找到一种可在钾化/去钾化过程后保持稳定结构的负极材料至关重要。…
 - 
        
        
Arumugam Manthiram教授EES: 揭秘先进电解液提升无负极锂金属电池性能的机制
无负极锂金属电池(LMB)是高容量储能的理想选择,但由于锂剥离效率差,目前的无负极LMB的库仑效率(CE)较低。先进电解液的开发是最大化锂电镀/剥离CE并最小化容量衰减的有希望途径…
 - 
        
        
Andreu Cabot/侴术雷/徐明等AM: 一维π-d共轭MOF作为锂硫电池的有效硫主体
多硫化锂(LiPS)的穿梭效应和缓慢的转化动力学是阻碍锂硫电池(LSBs)实用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具有非常大密度LiPS吸附位点的金属有机框(MOF)具有作为硫主体材料的巨大潜…
 -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AEM: 人工SEI的物理性质与锂沉积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充电过程中锂的不均匀电沉积是阻碍可充电锂金属电池发展的关键问题。这种沉积过程很大程度上受金属表面上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控制,人工SEI的设计是调节锂电沉积的重要途径。 在此,…
 - 
        
        
武培怡/焦玉聪Adv. Sci.: 凝胶电解质构建(002)沉积晶面稳定锌负极
锌(Zn)金属负极已在水系锌电池中得到广泛研究。然而,枝晶形成问题和连续的副反应严重阻碍了锌负极在高电流密度下的实际应用。 在此,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焦玉聪研究员等人报道通过掺入两…
 - 
        
        
Arumugam Manthiram教授Angew: 无负极锂金属电池无机SEI的原位电位保持法
无负极锂电池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终极形态。不幸的是,循环过程中不可逆的锂损失是造成无负极配置中的整体电池性能损耗的主要原因。为了减轻劣化,在负极集流体上建立坚固的固体电解…
 - 
        
        
侴术雷/王舜/张旺/王佳兆AFM: 水系储能新兴电化学活化策略研究进展
电化学活化(ECA)策略是一种新兴的合成技术,可以通过原位或非原位电化学处理将惰性或弱活性物质转化为高活性材料用于水系储能。近年来,由于其操作简便、可变控制、效率高、灵活性强、适用…
 - 
        
        
支春义Joule:还在用对称电池评估性能,你已经out了!
第一作者:Qing Li 通讯作者:支春义,裴增夏 通讯单位:香港城市大学,悉尼大学 DOI:10.1016/ j.joule.2021.12.009 背景介绍 锌(Zn)负极的枝…
 - 
        
        
港理工张标AFM:SEI机械性能对钾金属负极的关键作用
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机械性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它们在指导电解质设计中的重要性仍然模棱两可。 香港理工大学张标等研究了通过调整碳酸酯基电解液的浓度来优化K金属负极性能的基…
 - 
        
        
武大艾新平/李惠Small:用于锂硫电池的高硫利用固相转化硫正极
固相转化硫正极是消除可溶性多硫化物中间体(LiPSs)和提高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有效策略。然而,由于硫的绝缘性质,实现这种具有高硫负载和高容量利用率的硫正极非常具有挑战性。 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