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锂电超级快充!俞书宏/姚宏斌/倪勇最新Science子刊
主要内容 锂离子电池的极快充电可以缩短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但受限于石墨负极较差的倍率性能。在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姚宏斌教授和倪勇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之前未报道过的石墨负极…
-
JACS: 人间清醒!基于文献数据的机器学习模型真的靠谱吗?
机器学习(ML)正在对许多研究领域产生影响,在学习基于明确定义的规则或大型高质量数据集的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相比之下,当数据集质量较低且包含模型未正确捕获的特征时,预测效果可能…
-
陈志刚/杨艳玲AFM: 用于高性能电池的生物质碳材料结构-性能关系
由于生物质衍生材料的可持续性、环境友好性和结构多样性,研究人员致力于将其用作高能可充电电池的储能材料。因此,从结构到储能机制的及时和全面的审查将大大拓宽这一研究领域。 在此,澳大利…
-
中山大学Nat. Nanotechnol.,刚柔并济另一种玩法!全有机锂保护层!
研究背景 锂金属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目前产业界也正在对锂金属电池进行积极的研发和布局。但是锂金属电池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由于其超高化学反应性,锂金属阳极可以很…
-
张海娇Small Methods: K-功能化碳量子点诱导的碳纳米笼用于超稳定储钾
碳纳米笼(CNCs)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结构优点,在能量存储和转换方面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迄今为止报道的CNC合成受到相对苛刻的条件和昂贵原材料的影响。 在此,上海大学张海娇研…
-
黄佳琦/李博权AM综述:阐述Li-S软包电池的“前世今生”
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锂硫(Li-S)电池由于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具有作为高能量密度储能器件的巨大潜力。自2014年首次评估以来,先进的高能量密度Li-S软包领域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
-
厦大杨勇AEM: 晶格匹配界面工程实现4.7 V高压稳定的钴酸锂正极!
高压LiCoO2的利用对于打破锂离子电池实际能量密度的瓶颈至关重要,然而LiCoO2在> 4.55 V时会遭受严重的结构畸变和界面恶化。 为此,厦门大学杨勇教授等人合理设计了…
-
宁波大学舒杰AEM: 四电子转移反应实现高容量水系Cu-Se电池
硒作为存储金属离子的潜在替代正极材料具有一系列优点,例如良好的电子导电性、有吸引力的体积比容量和质量能量密度。然而,由于缺乏可行的转化反应氧化还原电对,硒基电池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
韩国科技院Nano Energy: 机器学习辅助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第一作者:Chi Hao Liow 通讯作者:Seungbum Hong 通讯单位: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LiB)是目前彻底改变便携式电子和电动汽车行…
-
曲良体/刘峰/张志攀Nature子刊: 基于四电子转移反应的快充水系硒基电池
硒(Se)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二次电池系统替代正极材料,由于其高理论比容量和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尽管文献中报道了相关的高容量性能,但硒基正极通常表现出较差的倍率性能…
-
支春义Nano Energy:双铵盐正极助力水系锌离子电池10000次循环!
元素卤素作为有前景的储能电极引起了相当大的兴趣,但它们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包括碘的挥发性、液溴的腐蚀性以及循环过程中不希望的穿梭行为。 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Andrey L. Ro…
-
田冰冰/张金勇/敖昕Adv. Sci.:Li-S电池中多硫化物吸附和催化转化之间的平衡
锂硫(Li-S)电池由于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引起了相当多的关注。然而,由于硫的差导电性、可溶性多硫化锂(LiPSs)的穿梭效应以及硫的缓慢氧化还原动力学,尤其是在高…
-
打破纪录!上海交大刘烽今日Nature Materials!
2022年5月6日Nature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烽教授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孙艳明教授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Jun Yan在单结有机太阳能…
-
南策文院士团队AEM:性能爆表!全固态电池室温循环2万次!
研究成果 由于硫化物的高离子电导率,采用硫化物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ASSBs)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兴趣。然而,ASSBs非常需要一种薄而坚固的固态硫化物电解质膜,以保持高离子电导率。 …
-
马骋Nano Letters:改善界面使固态电池实现与浆料涂覆电极相当的电化学性能
复合电极层内的电极-电解质接触问题是全固态锂电池面临的巨大挑战。为实现与基于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相媲美的循环性能,上述固-固接触不仅需要足够彻底,而且还必须能够耐受重复循环。同时…
-
精彩绝伦!‘钙帮’围攻光明顶:五行八卦掌发Nature,降龙十八掌发Science!
‘钙帮’风云 当今‘钙帮’,单结钙钛矿电池最高效率大长老是韩国UNIST的Seok教授,叠层钙钛矿电池最高效率长老是南大的谭海仁教授。但是,只谈效率,不谈长期输出稳定性就是耍流氓了…
-
天大罗加严/王澳轩AFM综述: 用于锂金属电池的垂直异质结构固体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SSE)被认为是下一代安全和高能锂电池最具吸引力的候选者。然而,目前的SSE无法满足电池的性能要求。研究人员提出了固体电解质化学和技术的策略来克服挑战,同时扩大可能的应…
-
电池快充突破!Nature、Science重磅报道!
写在前面 近年来,人们对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电池能量密度的增加趋势非常缓慢。要想让用户没有续航焦虑,除了增加能量密度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电池的快充。电池在更短的时…
-
电池日报|| 8篇顶刊!EES、Sci. Adv.、AEM、AFM、ACS Nano、EnSM等成果
1. 华威大学陶善文教授EES: 水系可充电电池电解液的发展史和新概念 在电池系统中,与有机液体、聚合物、无机固态和离子液体电解质相比,水系电解质在离子电导率、界面润湿性、安全性和…
-
三单位联合EnSM:采用Li+导电粘结剂的无电解质石墨电极实现高性能全固态电池
由于惰性粘结剂可能会干扰界面处的电子/离子接触,由导电粘结剂支撑的电极的性能有望优于使用惰性粘结剂的电极。与电子导电粘结剂不同,由于在传统锂离子电池(LIBs)中采用液态电解液(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