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崔光磊/董杉木/张焕瑞JACS:仿生抗衰老粘结剂添加剂应对电解液化学降解挑战
对基于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的锂电池来说,电解液的化学降解导致电池容量快速衰减,严重挑战了其实际应用。这种电解液的化学降解是由活性氧(例如单线态氧)的氧化和循环过程中自由基的攻击引…
-
华科孙永明AEM:刮刀法制备超薄锂金属电极,电池能量密度达662.4 Wh/kg!
采用具有与当前正极匹配的容量和改进的电化学剥离/电镀行为的超薄锂金属负极在实现高能量密度电池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金属锂的加工性能较差,使用常规冷轧工艺制造方法仍然具有挑战性…
-
侴术雷/王佳兆/王诗文等AEM:一石二鸟!将生锈金属加工成普鲁士蓝储能材料
为了实现闭环材料系统并满足可持续储能技术的迫切需求,将有效的废物管理纳入新的储能材料设计至关重要。 在此,温州大学侴术雷教授、Wang Zhang、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王佳兆教授及郑…
-
支春义/范俊Joule:创纪录!高达1.55V的放电平台和146.7 Wh/kg能量密度的水系Mxene电极
二维MXenes被称为典型的赝电容材料,能够凭借快速的表面氧化还原存储各种电荷载流子,提供卓越的倍率性能。然而,由于缺乏高固有电压平台导致其放电特性差,这阻碍了其实际发展。 为此,…
-
曹国忠/张启龙/王疆瑛ACS Nano: 含丰富氧空位的钒酸铵钾用于快速/稳定储锌
钒基材料因其多价和可调节的离子扩散通道而被认为是有前途的锌离子电池(ZIBs)正极材料,然而锌离子嵌入的缓慢动力学和不太稳定的层状结构仍然是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此,美国华盛…
-
复旦夏永姚/董晓丽NSR: 非水系二次电池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途径
锂金属电池(LMBs)由于其高能量密度而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遇到了较差的循环寿命和安全问题,揭示其失效机理并了解其与电池性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复旦大学夏永姚教授、董晓…
-
周震/魏英进/彭章泉NSR综述: 用于高性能锂氧电池的氧化还原介质
非质子锂氧(Li-O2)电池凭借其超高的理论比能量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该电池却存在严重的障碍,如反应动力学缓慢和不希望的寄生反应等。目前,已探索了分子催化剂(氧化还原介质,RMs)…
-
南洋理工陈晓东Small Methods: 热定制CEI界面实现NMC正极的高压运行
三元层状氧化物LiNixMnyCozO2是高能锂离子电池(LIB)的有希望的正极候选材料,但其通常在高于4.3 V的电压下会发生严重的界面寄生反应,这大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
-
华科李会巧/翟天佑EES:循环寿命超过1年!锌基电池新突破
成果简介 金属锌(Zn)因其高容量和低氧化还原电位而被认为是水系锌基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除了枝晶外,Zn负极还受到电化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析氢反应(HER)的影响,而该问题在降低Zn…
-
北化工宋怀河Small: 通用的致密碳材料多界面策略增强锂/钠离子电池性能
快速充电倍率和大容量储能是电动汽车对锂离子电池(LIB)的关键要求,开发具有高体积和重量容量且可以高速运行的电极材料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鉴于此,北京化工大学宋怀河教授等人提出了一…
-
Angew/ AEM连发!万立骏/郭玉国:隔膜预锂化实现LiFePO4直接再生!
研究背景 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电网的进步推动了锂离子电池(LIBs)的繁荣发展,且需求量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废旧LIBs的数量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使用后的锂离子电池不仅富含…
-
范修林/高涛EnSM前瞻: 减轻高能锂电池不可逆容量损失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LIBs)的能量密度,研究人员提出了减轻容量损失(MCL)的策略并在近几年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不仅可以有效补偿最初形成SEI的Li+消耗。充电过程中,还能有…
-
贺艳兵/钟贵明EnSM: PVDF电解质拓扑工艺实现超长循环高压固态锂电池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抗氧化能力差、离子电导率低、易燃性高,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高压固态锂金属电池(LMB)中的应用。 在此,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贺艳兵副教授、中科院大连化物…
-
梁济元/吕世源Nano Energy:十数秒快速制备亲锂改性3D集流体!
在3D亲锂集流体(3DLCC)的充电/放电过程中,均匀的锂沉积/剥离对于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和减轻锂金属的无限体积变化以实现长寿命锂金属电池(LMBs)至关重要。这项研究揭示了3DLC…
-
胡良兵等人,最新Nature Energy!
成果简介 为了降低质子交换膜(proton-exchange membrane, PEM)燃料电池的成本,需要用于氧还原反应(ORR)的高活性和耐用的无铂(Pt)族催化剂,例如Fe…
-
北航杨树斌AEM:液态金属协同MXene实现无枝晶锌金属负极
锌负极因其高理论容量(820 mAh g-1)、环境友好和良好的安全性而有望用于锌基电池,但不可控的枝晶极大地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树斌等设计了一种具有液态金属(G…
-
宋忠孝/刘洋洋Small Methods:氧化铟表面改性一石二鸟实现无枝晶锂负极
锂金属因其卓越的3860 mAh g-1比容量和-3.04 Vvs.标准氢电极的最低还原电位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负极材料。然而,锂金属电池(LMBs)的实用化仍然受到锂在循环过程中…
-
何向明/王莉/陈宗海Nano Energy:LiFePO4保护助力NCM622软包4.6V循环1000圈
层状LiNixCoyMn1-x-yO2(NCM)由于其高能量密度而成为锂离子电池(LIBs)正极材料的主要家族。在所有NCM正极材料中,NCM622具有最佳的高电位能量密度(≥ 4…
-
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招聘博士后+联合培养硕博士
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唐武教授课题组诚聘博士后2名。 课题组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主要在先进表面涂层和电化学储能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1)致力于金属表面耐蚀…
-
华南农大梁业如AM:混合离子-电子导电支架实现无枝晶柔性锌负极
锌粉(Zn powder, Zn-P)基负极被认为是锌基电池的理想候选者,因为它们能够实现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正协同集成。然而,Zn-P基负极仍存在易腐蚀、枝晶生长不受控制、机械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