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王春生/李镇江/孟阿兰EnSM: PVP诱导的协同工程用于增强镁离子的存储和耐久性
镁离子电池(MIB)为安全和大规模储能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但其固有的缺点如动力学缓慢、循环寿命差和正极比容量较低等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青岛科技大学李镇江教授、孟阿兰教授及美国马…
-
郑大/悉尼科技大学EnSM: 用于高性能锂硫全电池正负极保护的二合一主体
同时实现正极和负极保护对于开发实用的锂硫(Li-S)电池至关重要。目前,许多研究致力于解决与硫正极上的穿梭效应或锂负极上的枝晶生长相关的问题。然而,很少有双边保护的研究报道。 在此…
-
成会明院士/周光敏/邹小龙JACS: 亲电/亲核双中心工程制备Li-CO2电池的双功能催化剂
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TMDCs)显示出作为Li-CO2电池高效催化剂的巨大潜力,然而目前对TMDCs的基面工程在实现Li-CO2电池的双功能催化方面研究相对较少。 在此,清华大…
-
崔光磊/董杉木等AEM: 阐明基于Li10SnP2S12的全固态电池中的电-化学-机械耦合作用
阐明全固态电池(ASSB)中固-固电极|电解质界面的电-化学-机械耦合相互作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非常具有挑战性,目前仍缺乏精确的实验表征和先进的建模技术。 在此,中科院青岛能源…
-
中科大朱永春AFM: 用于高稳定性锂金属电池的耐氧自消除钝化层
锂金属电池作为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的下一代可充电电池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不幸的是,锂金属负极在循环过程中受到电解液和从正极穿梭的副产物的严重腐蚀。 在此,中科大朱永春副研究员等人通过锂…
-
陶新永/刘铁峰Mater. Today综述: 锂金属负极开发的概念和贡献回顾
作为锂硫电池、锂氧电池等下一代高能锂金属电池(LMBs)的关键部件,锂金属负极(LMAs)以其低密度、高比容量和低电位等优点备受关注。然而,LMA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包括锂枝晶的生长…
-
17岁清华本科,27岁顶尖高校博导,90后科研女神!开年不到一个半月,10篇AI应用领域高水平论文!
人物介绍 2022年不到一个半月,清华大学化工系王笑楠课题组已经在线发表了10篇人工智能应用在化工、能源、材料和环境等领域的高水平论文,其中既有Nature子刊,也有各领域内顶刊。…
-
范丽珍InfoMat: 实用硫化物基全固态锂电池面临的挑战、界面工程和加工策略
在众多用于全固态锂电池(ASSLB)的固体电解质(SEs)中,硫化物SEs因其优异的离子电导率和出色的成型性而备受关注。然而,从其在电池集成和生产方面的实际应用来看,构建兼容的电解…
-
王海燕/张旗EnSM: 电化学界面重建以消除无枝晶锌负极的表面异质性
金属锌负极由于其高理论容量和低成本而引起了对水系可充电电池的日益关注。然而,锌负极的实际应用受到不可抑制的枝晶生长导致的低库仑效率的限制。 在此,中南大学王海燕教授、张旗等人在更广…
-
潘洪革/吴仁兵AFM:双催化剂助力高性能锂硫电池800次循环!
锂硫(Li-S)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受到缓慢的硫氧化还原动力学和多硫化锂(LiPSs)的穿梭效应的严重阻碍。 浙江大学潘洪革、复旦大学吴仁兵等首次通过简便的双金属沸石咪唑酯骨架-L-模…
-
温大/剑桥/江苏师大Small Methods:多金属氧酸盐电解液添加剂实现稳定的锂金属负极
锂金属电池有望彻底改变当前的储能技术。然而,由于锂离子分布不均匀而形成的枝晶状锂沉积可能会导致电池的严重安全问题。 温州大学侴术雷、剑桥大学Kai Xi、江苏师范大学黄鹏等报道了一…
-
重磅!Nature Energy综述:低温CO2电解槽的气体扩散电极、反应器设计和关键指标
研究背景 CO2排放可通过低温CO2电解回收,生成一氧化碳、乙醇、乙烯、乙酸、甲酸和丙醇等产品。近年来,通过利用气体扩散电极 (GDE) 的发展,低温CO2电解回收在工业相关性能方…
-
吴明红/吴超Infomat:双界面调控实现耐20 mA/cm2的高稳定锂负极!
不良的锂枝晶生长和其他连锁问题严重困扰着锂金属负极(LMAs)的应用。 上海大学吴明红、吴超等报道了与锂金属负极相邻的双界面的协同调节可以有效地防止枝晶锂的生长,从而显著提高LMA…
-
浙大孔学谦Sci. Adv.:钠金属电池中固体电解质界面的化学演化
负极上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是决定钠金属电池(SMBs)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SEI的不断演变使对其化学和结构的基本理解变得复杂。 浙江大学孔学谦等研究了…
-
崔屹AEM:超薄(5 µm)和耐高温(150℃)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设计
第一作者:马银杏(厦门大学) 通讯作者:崔屹 通讯单位:斯坦福大学 DOI:10.1002/aenm.202103720 背景介绍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ASSBs)因…
-
胡毅/付堃EnSM:蚕丝衍生的柔性/不燃/高氧化稳定性固态电解质!
采用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电池(ASSLBs)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最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固态电解质的低离子电导率和有限的电化学窗口限制了ASSLBs的实…
-
张宝亮/张秋禹Small:夹层结构纳米纤维,助力钠电1万次循环!
构建分级微/纳米结构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是开发高效储能装置的重要方法。 西北工业大学张宝亮、张秋禹等通过多步反应策略,以中空碳纤维为基材、MoS2为中间层、锚定在碳骨架中的Co和/…
-
东北师大吴兴隆AFM:-25至40 °C的全气候双离子电池!
双离子电池(DIBs)由于其高能量密度、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性,是大规模储能的可行选择。然而,锂-石墨DIBs(LG-DIBs)正极和负极的界面不稳定性会导致循环性能差和储能失效,从而…
-
能源材料电镜表征方向博士后-年薪40-50万 华科/温州大学联合招聘
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温州大学,采用双导师制联合招收博士后,现面向海内外诚聘新能源材料电镜表征方向博士后多名。双方导师皆具有海外知名实验室长期学习工作经验,并联合发表过高水平论文,现依托…
-
张登松/武刚/陈国荣AM: 废硅渣+聚合物涂层=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微米Si负极
由于价格低廉且来源丰富,微米尺寸的硅颗粒是理想的硅负极。然而,由于导电性差、体积膨胀严重和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不稳定,使用传统的微米级硅(μSi)负极实现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具有挑…